第136章 海外承天爵位137(2 / 2)

不过看着皇帝的目光,王体乾退缩的想法,到底没有说出来。

一是他真的想戴子爵簪缨,舍不得这种诸侯爵位。

二是他意识到皇帝在下一盘大棋,自己如果坏了皇帝的事,后果绝对很惨。

想想自己身为内官,权势都是来自皇帝,也只有皇帝能处置自己。王体乾咬一咬牙,决定答应下来——

再不济也就像魏忠贤那样人人喊杀,但是除了当今皇帝,还有谁能杀他?

自己身为太监,讨好皇帝才是第一位,其它都无关紧要,都是细枝末节。

所以王体乾在听到爵位封地之后,当即跪倒在地,向皇帝谢恩道:

“陛下如此厚赏,老臣誓死以报。”

“臣,王体乾,叩谢天恩!”

完全没有反对的想法,甚至不敢就具体条款和皇帝商议。

习惯和文官来回商议条款,朱由检对王体乾这种直接顺从的行为,一时还有些不习惯。

不过他很快哈哈大笑,很享受这种感觉。

这种一言九鼎,直接确定事情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

以至于朱由检希望,外廷能这样就好了。

可惜外廷的文官不会这么顺从,而且他也不敢。

让朱由检在外廷直接做出决策,他是真的不敢。

外廷的很多决策,都关系到天下万民。

朱由检没有实际施政经验,对天下万民的了解很少很少。所以他宁愿一条一条和群臣商议,也不能直接独断。

不过在内廷就没必要了,朱由检明白了自己在内廷的地位后,接下来也没有商议的想法,直接就决定道:

“海外贵族的功臣封号,用承天翊运推诚和承天翊卫推诚。”

“承天翊运推诚给王公侯伯,他们可以拥有附庸贵族。”

“承天翊卫推诚给子男爵士,他们不能拥有附庸,可依附王公侯伯。”

“你获得的子爵,就是承天翊卫推诚,以后可称为承天贵族。”

“承天贵族和顺天贵族爵禄一样,而且同样拥有领地、子民。”

确定了海外承天贵族的权力,朱由检接下来又说道:

“承天贵族在开辟领地三年后,所上交的贡赋,不得低于爵禄,否则爵位降等。”

“十年之后,至少把领地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为贡赋上交,直接纳入内库。”

“其爵禄暂由内库发放,如果以后外廷愿意承担,再让外廷发放。”

这个规定,让王体乾心中腹诽。知道皇帝实际也就发放三年俸禄,三年之后承天贵族缴纳的贡赋,就不能低于爵禄。

也就是说,皇帝用一个爵位的名头,和三年的爵禄,换取承天贵族源源不断地上交贡赋。

当今皇帝真是想尽一切办法搜刮钱财,自己之前主动上交家产,果然是明智决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