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见闻59(1 / 2)

从长安到鄠县,一路上所见,让李渊又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所有能看见的田地,都是绿油油。担忧的是,路上看到的百姓,衣不蔽体的还真不少,面黄肌瘦,皮包骨头,衣裳褴褛。

这都是自己的百姓,也就是李唐臣民。

贫困依然是大多数百姓的现状。

路上看到了不少孩子,七八岁的孩子,就像个小大人一般,要带孩子,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

本来该在学堂的孩子,却早早的就品尝着生存的艰难,生活的艰辛!也许,没有什么生活的艰辛,只有生存的艰难!生活是生存以后的事。

庞大的队伍,领路人不禁侧目。穿得极为体面的几人,身后却跟着无数唧唧叽叽叫着的鸡鸭。不好猜测到底是哪路人物。

到了山下村,几人的心情不禁好上许多。

看见的干活的百姓,穿得明显好了不少,脸上也没有什么愁绪,表情自然。

高大的筒车,给了几人巨大的震撼!

这是实物,不是工部的图纸,虽说工部正在赶制。一堆零件远没有已经矗立的成品震撼。

李渊来了兴致,下了马车,饶有兴趣的细细看着,一边还啧啧有声。

“裴监,此物端的是神奇,无需劳力就能将低水高送,设计精巧,算得上是鬼斧神工”

裴寂也是一脸惊叹,不过惊叹归惊叹,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很快投入角色扮演:

“东家所说甚是,有了此物的确不用害怕旱灾,早以为工部之人是否有些许夸张,如今见了实物,足见工部所言句句属实,无一句虚言。”

裴寂弄了个好角色,扮演李大商人的管家。以此类推,如果李渊是皇帝,那他就是宰相。这么一算,还真不亏。

快八十岁的人了,还得陪着快六十的小家伙玩过家家,裴寂心里很是无语。

谁让快六十的小家伙是皇帝呢!

一行人干脆弃了马车,一路走走停停看看,总算是到了叶庄。

与事先勾搭,不,事先沟通好的一样,先去见几位道门高人。

可在门房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一个从未见过的人类,拦住了几人的去路,就在叶庄大门口。

只见云大班走着六亲不认的拳皇步法,晃荡着从大门内出来,在几人面前站定。

的确是从未见过的人类,几人心头暗想。

这走路之姿,哪是人类所有。若是缺胳膊少腿,走路形姿不对,还好理解。眼前之人,明明手足健全,刚刚的走路姿态又是为何?难道是某物投错胎?

“几位不知有何贵干?”云大班拔下插在脖子衣领内的折扇,几个手指一动,潇洒自如的打开了折扇。

看到眼前几位惊讶的表情,云大班心里暗爽不已。就这几天,折在自己扇子下的人不知多少。自从庄主送了把扇子以后,自己勤学苦练,没几天,开合起折扇已是行云流水,自家老娘看了都没打。

觉得自己风度翩翩的云大班,居高临下地看着几位,听到后面传来的阵阵鸡鸭叫声,瞬间明悟,这是给庄里送财的,咱不能把他们给吓坏了,耽搁庄里的发财大计。

“若是送鸡鸭苗的,不用进庄里,直接拉庄后的棚里,绕过去就能看见。”

人家还没回话,这货急巴巴的指点。

“小郎君,某从长安来,鸡鸭倒在其次,不知王远知袁守诚几位道长可在?”

李渊虽不知眼前之人是谁,可人家好意,不能因为看不惯走路的姿态而不搭理。

“找几位道长?老丈认识几位道长?”

云大班不敢马虎,几位道长的客人不能得罪。

“不仅认识,还是几十年的老朋友,某姓李,还请小郎君通禀一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