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医疗56(2 / 2)

可惜肥皂买的太贵,便宜些的话,倒是可以劝百姓用肥皂洗手,不过现在这样的价格,小地主小富商都不一定用得起。

几名老道和老孙找叶蓝,就是为了肥皂的事,几人问能否降低肥皂成本?

叶蓝毫不犹豫的表示,没有任何问题。给郑家销售的都是奢侈品,包装和肥皂本身的样式就很高档。给百姓用的肥皂,样子很普通。肥皂本来就是生活必需品,对百姓的消费品可能高价销售。早就针对百姓,做了一款肥皂,没有任何包装,气味算不上好闻,不过洗手洗衣的效果,不比给贵族制作的肥皂差。

在此以后,郑家的伙计,拉着叶庄送去的肥皂,在道门的义诊处,开始了肥皂的销售。

道门的做法受到了长安百姓巨大的欢迎,从一开始的将信将疑,到现在的人山人海。有道童负责让百姓排队。

道门准备了很多药物,既然是义诊,尤其是针对无钱买药的穷苦百姓。除了极少数身无分文的以外,大多数都是出钱买药。那些因无钱购药的,完全靠自己强撑的,因为有了道门的免费赠药,不用再咬牙苦撑,多了活命的机会。

对道门的义举,长安百姓深受感动,有的富商亲眼目睹,道门对穷苦百姓免费赠药以后,良知似被触动,竟也加入其中,给拉来了一车车的铜钱,以助道门。

有个姓高的富商除了铜钱,还给拉来了几车药材。

道门之人不愿接受,谁也没想到会有这种情形发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稳妥的办法就是拒绝。接受了,只怕义诊的味道就变了,害怕授人以柄,被人口舌。

而商人们哪肯拉回,说是有感于各位道长的义举,出点钱,算不得什么。

哪位胖得出奇的高富商,态度最是坚决,言辞恳切:

“李道长,鄙人高发福,家里经营着几家商铺,其中就有两家药铺,算得上稍有薄财。七年前,鄙人得了恶疾,看遍了长安城的郎中,前前后后快有一年时间,药吃了不少,病不但没好,反而更是严重。直到鄙人去终南山寻了孙思邈道长,才有了转机。鄙人寻得孙道长时,正见他老人家给山里山民施诊,山里的山民连饭都吃不饱,勉强靠山里野菜苟活,哪有钱治病?而孙道长不仅免费施诊,还领着小道长上山采药,就为了那些无钱治病的山民。”

高发福拱手继续说道:

“比人亲眼目睹,道门中几位道长的善举,那些山民就因为如此,而活了下来。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是在之前,鄙人不会多想。可当时鄙人正患恶疾,怎么治怎么吃药都不见好,切肤之痛啊!因此,对那山民感同身受。孙道长不仅心善,医术更是高超,给鄙人诊断以后,就开了一个药方。有一味药不算多贵,可就是不好找。当时孙道长手里有,就拿出来给了鄙人,钱一文没收。”

说到这儿的时候,高发福擦了擦眼角。

“除了恶疾,鄙人成亲十余年而无所出,就是那个药方,不仅治好了恶疾,还让鄙人终于有后,依着那药方抓药,吃了半月,恶疾尽去。一年半后,贱内给鄙人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这都是孙道长的恩德。鄙人送去了不少礼物,但都被拒绝。孙道长曾言:与人多为善,就是厚德。”

“今道门义举,其中花费自然不小,药材毕竟不是粮食,都是道长们从山中采得,有的药长在那人迹罕至处,或悬崖峭壁,其中艰险鄙人略知一二。给几车药材几车铜钱,不是对道门的感谢,而是对道门义举的支持,如此善事,为不能让人共襄盛举?”

“鄙人真心实意,想想无钱可医,身患疾病的痛楚,不过是将心比心而已。”

高发福作揖弯腰,脸色真诚,神情激动,面色微微发红。

几位道长见高发福如此,实在不忍拒绝,只好收下。

高发福的收了,别的能不收吗?

其它的富商也纷纷开口,直言只是一点善意,算不得什么,还请道长莫要拒绝。

几位道长,无可奈何。

恰好袁天罡去了长安,见到此等情形,当即出面接受了下来,对商人们的举动大大赞美一番,还祝福在场几位多子多寿,惹得那些商人眉开眼笑。

袁天罡高兴,有了富商的支持,道门的义诊可以长期进行,义诊的范围也可以扩大。

没过几天,从一开始的四个坊,扩到了八个,过几天结束刚开始的四个,又可以扩大其它四个坊。

道门因为有了商人和一些贵族的支持,义诊进行的很顺利。药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后来宫里不知怎么知道,给送来了几大车名贵药材,在这之后更是热闹。揣摩圣意谁不会呢?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从太子到亲王,再到公主,郡王,国公……

只要在长安城的贵族都不约而同的,拉来了一车车的药材,没有药材的就拉铜钱,有的甚至还拉了粮食和布匹。

整个长安都沉浸在,道门带动的良好氛围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