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学堂46(1 / 2)

捕上来的鱼越来越多,除了晚饭,连中午都有鱼上桌了。

负责捕鱼的骆品高问管家兄长,怎么办?管家又匆匆地跑来问叶蓝。

叶蓝想起来北边树林,有一块地低一些,正好可以养鱼,临时性的。带着哥俩到了地头,雪化了还积了不少水。

“老骆,就这儿,给理理,再想办法引些水过来,以后捕上来的鱼就养这儿,想吃了就过来捞。”

俩兄弟跟着叶蓝转了一圈。

“地方还不小,能养不少鱼,水这么浅,捞起来容易。要不砍一些无用的细竹子,围起来,就怕孩子乱窜。”

“好的,庄主,老奴这就让人给围起来,竹子不用砍,造纸作坊多的是,也就半天的活。”

老骆让叶蓝很无语,怎么说他就是不改,一口老奴老奴的,懒得管他。

看有这么个地方,骆品高又急急忙忙的去了。

正准备走,碰到了刚从地里回来的老贾,看到叶蓝,贾怜农也走了过来。听叶蓝说这块洼地准备养鱼,倒不是像鱼塘那样养鱼,而是把平时捕上来的鱼养着,想吃的时候再捞。

走了一圈看了看。

“自由,要不在深一些的地方种上点莲菜吧,地里那个池塘的莲种剩下一些,不过不多了。”

贾怜农的提议很有道理,夏天的时候,荷叶正好可以遮挡阳光,鱼也要乘凉的。

“老贾,你看着办就成。有些事真不用问某,某就是个动嘴的。”听老贾说起地里的池塘,也不知道鱼放养够了没。

“地里那池塘鱼多吗?如果太少的话,让郭品高再捕一些。”

“够了,明年后年先不要动池塘里的鱼,两年以后池塘里每年都可以产出了。”

老贾怕叶蓝放太多鱼到池塘,赶紧开口。池塘还种着莲菜,等夏天都长上来了,鱼太多反而是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叶蓝不会做决定,都是由贾家说了算。人家才是专业的,有的是经验。

“自由,老夫想在地里搭几个棚。”

“不用问某,想搭就搭。”

“鸡鸭不少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多,棚必不可少,东边有块旱地,不利作物生长,就连草都长得不多,就用那块地搭几个棚。每天把鸡鸭赶回庄里,等天气热了,那味道可不好。”

贾怜农家里养过不少,知道那味道,在庄里养着确实不合适。

“让老骆给安排人,若是有需要,找公输家的人,鸡鸭不能马虎,这两样是除虫的好帮手。”

“对了,老贾,和干活的说清楚怎么搭就好了,用不着自己动手,贾家的价值是技术经验农业知识,而不是劳作。”这货说完还恶心的拍了拍贾怜农的肩膀。

碰上这样的货色,贾怜农唯有无语望苍天。

回了庄,郑家的车队又拉了些粗盐过来,带走的是包装好的细盐。

周掌柜带来了他的孙儿,以后就留在叶庄读书了。

对叶蓝那是千恩万谢。

对自家孙儿,那是千叮咛万嘱咐。

丽婉带着叫周志宏的小男孩去了学堂。

叶蓝和周掌柜在叶庄门口,依依惜别。

下午,上门送货的铁匠王大郎,把货给了管家以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告辞,而是和叶蓝说起了闲话,听不懂他到底想说些什么,问他呢又顾左右而言其他。叶蓝实在受不了了,问他到底何事?

这货期期艾艾的算是把来意说清楚了,自己家里的孩子能不能来庄里读书。其实这货心里清楚,自己上次不信这样的好事,后来发现是真的,后悔的要死!为此,还和家里婆娘吵吵。只好借着送货的由头,厚着老脸看看是否还有机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