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一日42(2 / 2)

要说到给棉花脱籽,很简单。就是手摇的那种,可不是美国艾利.惠特尼发明的那种轧棉机。后世许多人都会买一架玩。农村里还有传了七八十年的。不过效率低下,优点也有,连个四五岁的孩子都能干。后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用手摘的都比比皆是。

叶蓝让公输做的很简单,就是一个木架上,有两根圆木棍,木棍中间留一条缝隙,能穿过纸即可。一手摇动手柄,另一手往缝隙填棉花,棉花会被木棍带到了另一边,而棉籽太大就会留下,棉花和棉籽被分开了。

与简易的手摇脱籽机相比,直接用手摘棉籽不一定慢,效率太低了。

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公输还在研制中,棉花也不是很多,暂时只能这样先干着。

叶蓝弄了一遍,等几人看清了,又开始走了。

负责棉花脱籽的是管家骆德厚的母亲骆单氏。

听自家庄主说过以后有了这棉花,就不会有冻死人这样的事发生,几人干起活来那是认真的一塌糊涂。

说到了棉花,又想起来种在地里的,也不知有没有挖沟。

棉花种植必须把土垄高,一行棉花一条水沟,棉花最怕涝。

后世的安西雨水基本集中在夏季,如果沟没挖好,很容易影响收成。

也正是棉花怕水,江南并不适合种棉花。农村里也有种的,早些年几乎家家都种,做棉被棉袄都需要棉花。种棉花的地都是旱地,沟挖得又宽又深。

看了棉花地里的深沟,放心了。又回到庄里准备做煤饼,就是蜂窝煤。

压煤饼没有后世的机器,只能是手工。叶蓝凭着自己的小聪明,让人把模具给做了出来。

两个半圆,用木头做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空心的圆柱体。锯出一块圆形木板,大小正好可以塞进圆柱体,给圆木板钻出和后世粉笔粗细的圆孔,小的是十二个空,再把事先准备好的粉笔粗细的木棍用木胶固定在圆板木孔内,找来事先锯好的大一些的正方形木板,用木胶与插满木棍的圆板合在一起,反过来在方形木板对着木棍钉上小钢钉即可,如此穿孔模子就成型了。

把两个半圆套在穿孔模子外部,在用一个内径长度比圆柱体外径大零点五毫米的方框即可制作蜂窝煤了,不用方框无法固定圆柱体。

灌上事先准备的加了土的细煤泥,捣实压平,反过来抽出穿孔模,拿掉方框,最后分开两个半圆,蜂窝煤就做成了。

模子做了不少,有两种,小一些的十二孔,大一些的十六孔。叶蓝做了两个,又不管了。反正有公输家的人在管。

虽说模子做了不少,但真正看到实物的时候,几个以后做蜂窝煤的还是止不住惊呼出声,原来如此简单。

临走前,叶蓝还叫几人先准备一些木板,把做好的煤饼放在木板上,以后装车卸车抬着就可以了,不容易坏。

真是太忙了,摇摇头向房间走,还是回去洗个澡,顺便让云娘擦擦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