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与不幸(1 / 2)

整整花了五天,八十几个人才算是把叶蓝车上的东西给弄下了山。

最费力气的是几桶油和叶蓝的摩托车,死沉死沉的。在平地还好,可这是在山上。

最前头那辆车让叶蓝不少纠结。说没用吧,却有很多装修工具,木工的瓦工的水电工的都有,甚至连油漆工的都有。说有用吧,又有一部分是装修材料,电线管水管马桶一样样的不少,电线和开关以及灯具一应俱全。就连螺丝与绝缘胶带都有不少。可在大唐有用吗?

竟还有个气泵,这妥妥的装修队啊。

还有个大木箱,木箱里装着一些打孔的电钻。当看到木箱的时候,叶蓝有些不淡定了。

他怀疑这一车的工具和材料会不会是自己老乡的,木箱写着大大的李字。等他翻到一大包择子粉的时候几乎可以确定。择子算不得自己家乡的特产,很多地方的山上都有,但是夏天用来祛暑的择子豆腐好像只有老家才有。

等他再去看那个气泵,弯着腰发现泵上写着的手机号,才真正确定这真是自己老乡的。

说老乡并不正确,还是同学和发小。隔壁村的,大多数姓李,一起玩到大的。读了初中以后就去干建筑了。两人从不曾中断过通信。二十多岁之前都是写信,可不像二十一世纪。

就是他带着叶蓝去了安西,直到在安西认识了负责基地的教授。

教授和叶蓝也是老乡。叶蓝的老家被称为教授之乡,工艺之乡,建筑之乡。最早富起来的城市,虽说只是个小县城。

发小人很好,读书不多但稳重可靠,尤其是信誉,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从不含糊。

自家单位里同事装修基本上都是他干的。叶蓝给介绍的。活很细致,从不糊弄,都是按人家要求做。也不会狮子大开口,价钱公道,心不黑。

叶蓝在单位里的好人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位发小。同事们对他干的活是真的满意,连带着对叶蓝也满是感激。

车上的烟酒喜糖就是他送的。

我国是个大人情社会。

就像叶蓝订的喜宴,本来多少钱一桌说好,把烟酒饮料都加上,简单省心。可单位的同事劝住了叶蓝的女人,说是认识酒店的老板娘,叶蓝这么做太浪费,酒水可以自带,菜钱还可以打折。

等一切说好,细细算一算账,省下几万块钱。本来叶蓝的女人不想办,怕费钱,都多大人了。可叶蓝不管,他是第一次结婚。再说了自己的女人虽然女儿都上大学了,可是并没有穿过婚纱。他以前的男人和叶蓝一个地方的,叶蓝老家的风俗定过婚就可以生孩子,所以带着孩子办婚宴的不要太多。有的有了孩子就不办了,许多女人没穿过婚纱。

可什么是女人啊?都是有憧憬和向往的。叶蓝是个细腻的人,硬生生的拽着去定了婚纱。普普通通的,有些像豪华的连衣裙,简约大气不夸张,两万不到。

见自家女婿对女儿如此贴心,老岳父老岳母硬是把钱给付了。自家女婿人是真好,产权证上写的是女儿的名字,从不计较钱财。对自家女婿是无比满意。

叶蓝梳理着车上的东西,一边陷入了回忆。他还是想回去,谁愿意呆在唐朝?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到了唐朝,愧对的人不少。老母亲就不说了,还有妹妹,自己妻女以及岳父岳母。一直对自己关照有加的教授,交往了几十年的发小。都是值得自己回报的人。

单位食堂里的东西倒是可以用,不过等煤气用完了可能又是鸡肋。四大瓶煤气,不像寻常家里的小桶。两个人抬着都费劲。锅铲瓢盆各种佐料,还有很多面粉大米,玉米粉红薯粉各类粉条都有。小米八宝粥之类的少一些。若是叶蓝一人,他都怀疑未来几年什么都不用买就能过了。像这种单位的食堂备货就是充足。饮料酒水一应俱全。

冰箱冰柜制冰机,微波炉,蒸饭蒸馒头的都有。叶蓝摇头,鸡肋鸡肋。

上世纪末老仓库里的东西最少。有一个台虎钳,还有一些农具和螺丝钉子之类的,锈的一塌糊涂。不过有几箱小钢钉还可以用,很小的那种,也就三公分左右。真正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十几把玻璃刀,划或者说割玻璃用的,在后世见过这东西的不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