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规划(1 / 2)

等袁天罡介绍了以后,才知眼前几人都是佃农。老一些的姓毛,俩五十多的是兄弟,姓张。都是道门的佃户。

山下村一百多户,可不包括这部分佃户。听老袁说佃农只有二十多户,一百人都不到。平时就是这些人给种地砍柴,另外还干些杂活,算是靠道门活着的。

叶蓝有些诧异,武德时期就有佃农了?记得唐初推行的是租庸调制吧。就是以均田制为基础,其实还是以前隋为基础,和以前不同的是对丁的年龄限制取消了。也就是说在家里有个成年男人,就会有一百亩土地。应该是过了十六岁就有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女人四十亩。叶蓝只记得大概。

虽说武德时期,朝廷对土地的控制力度还达不到贞观时期的高度。贞观年间朝廷对土地可以说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武德九年,李世民上台以后甚至颁布了诏令,对佛道两教的土地作了限制,具体不记得了。好像是每人三十亩吧,尼姑和女道士要少一些,大概是二十亩。

这佃农是怎么来的?黑户?

还真是黑户。都是以前逃上山的难民。

听袁天罡说,这些佃农在山上朝不保夕,勉强苟活。老孙上山采药还诊治过不少人,倒不是什么大病,都是给饿的。回去以后和袁守诚说起山民的惨状,不禁凄然,都动了恻隐之心。一开始有些跟着老孙采药,后来局势稳定了以后,这些山民都下了山帮着道门种田。

严格来说,这些人还是隋人,算不得唐人。

本来山下村在隋末有三百多户,即便是在平阳公主举事之时也还有两百多户,但在今时今日只剩区区一百多户了。有一部分还是残疾。若不是如此,这二十多户山民在山下村连个落脚之处都没有。下山找个没人的破房子住进去,绝不会有人过来把你赶走,这就是现状。

武德时期,土地兼并其实已经开始了。史书上一句话叶蓝记得很清楚。

唐高祖长子李建成与诸公主及六宫亲戚,骄恣纵横,并兼田宅。

李建成是谁?堂堂帝国太子。诸公主是谁?皇帝的女儿。六宫亲戚是谁?皇帝的岳父。天下还未真正大定,李渊前脚推行均田制,自己家里人和一帮亲戚后脚就跟着兼并土地。

比如那张婕妤与李世民交恶,就是与赏赐给李神通的土地有关。李渊的女人们公主们以及他的一些儿子的贪婪远超他的了解。

这时,原本在院里打扫的一群人都纷纷围了过来。本来还好,就仨老头,自己还能应对。可一群人过来行礼,男女老少都有。得知这是以后的新东家,还一个个战战兢兢,叶蓝真是受不了。那卑微的样子,真的让人心酸!

有的穿着还稍显单薄,满脸菜色,暗淡无光,精神萎靡,像是不知命运如何,随时会被抛弃成那无根之萍。像极了老人相传所说的童养媳,畏畏缩缩想要出头给叶蓝留份好印象,却又自以为不着痕迹的躲躲闪闪。

大冬天,却好似有一股异味钻进了鼻子里。

叶蓝心里顿时五位杂陈,这就是民生艰难?这分明是苦难!

袁天罡发现了叶蓝情绪不佳,挥手支开了众人。幸好老孙与袁守诚从围墙处转了回来,一群人走开了,纷纷上前给两位见礼。老神仙老神仙的叫着,这是恩人呐!神色激动,人也精神了不少,像是有了主心骨。

袁天罡还是不行。有了两位老神仙事情就简单了许多。该打扫的打扫,其他的先回屋,明日一早各家都来帮忙。田租不变,十取三。一群人这才应诺,放心不少,生计有了着落,人也跟着高兴了。尤其是叶蓝表示,反正闲着无事,明日各家各户一个不少的都来,包括老人孩子,不白帮忙,咱给工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