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谁人缚虎于心(1 / 2)

天色再次见白。

姜乘趁势而起,却不翻身下床,而是盘膝坐在床上,一点点的控制劲力游走身躯,依靠五行桩的劲力入微,来习练三相法的导引术,却是不需要再有大幅度的动作,只见姜乘身上筋骨肌肉起伏不定,宛如钻入了一只蠕虫般,又像是化作了水波。

良久,吐出肺腑间的一股浊气,再去院中打来清水洗掉身上的尘垢,随后趁着早晨头脑清醒,反省自身,逐一梳理过往修行的点滴错漏,看看有无反复之症。

随后理清了思绪,才睁开眼,往前院去拜访道长。

道长也早就起身,正在院中品茶

山中苦茶,除了清幽淡雅,别无妙处。

道长向姜乘招了招手

姜乘也就坐下,陪道长一起饮茶

“昨日修行,晚辈又有几点疑惑,一是这虎面是何物,是指描绘虎的面具,还是虎的头颅?二是关于这虎戏……”

姜乘坐下后,并不拘束,直言近日修行上的疑惑,道长听闻后也不恼,耐心解答。

就算无法解答的,也会指引姜乘思路。

二人相谈甚欢

“哎!”

道长突然叹了口气,姜乘心中咯噔一下,随即就听见道长说

“居士可知,这山中有一恶虎,时常以人为食,残害生灵无数,可惜老道我却因故不能离观,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孽畜为恶。”

说完,道长撇了一眼姜乘,其意思如何,似乎已经是不言而明了

姜乘思量一二,倒也不是想要推脱,只是说道

“我来观中时,看见路旁有一石碑,上面写着观中有虎,如今却没看见,难道道长所言恶虎,是从道观里跑出去的那只?”

道长脸色一僵,随即叹道

“居士所猜不错,早些年间,道人我被仇敌追杀,孤身一人来此山林,却遇见一座小庙。”

“庙里有一僧,名为,虎禅师。”

那禅师……

道人开始陷入回忆

虎禅师年轻的时候路遇一村,村民以净水,素斋款待禅师,禅师感谢村民,并希望能有所回报,村民们听说禅师略有武力,就告知禅师,这村外有一恶虎,恶虎食人无数,而且每到月圆之夜,必叼走一婴儿,村民苦不堪言,希望禅师出手止恶。

禅师听闻世间还有此等恶虎,心中大怒,于是连夜踏入山林,找到那恶虎,将其击毙,可不料

那恶虎乃是雌种,早已产子,看着嗷嗷待哺的幼虎,禅师心中不忍,又害怕幼虎长大,继续残害生灵,所以就在山中修了一座小庙,一边住寺修行,常念青灯古佛,一边养育幼虎,教化道德,希望幼虎从佛经里学到几分良知。

就在某一日,幼虎叼回了一个满身是血的道士。

禅师看见这一幕,勃然大怒,狠狠的惩治了幼虎,并将道士救了回来。

随后道士醒来后,就留在了庙中,每日里与禅师辩论经典。

禅师也为道士说法,传道,甚至帮助道士以猛虎道踏入灵境。

禅师死后,道士答应帮忙守护庙宇,却不知这猛虎道乃是禅师自悟而出,尚有缺陷,于是每到月圆之夜,就会化为恶虎,下山行凶,险些良成大错。

道士在白日里清醒后,不能忍受这样的结果,自认为还不如久闻佛经的禅虎,于是用禅师当初缚虎的铁链锁住自己,放走了那只曾经的恶虎之崽。

“没曾想,恶虎终究是恶虎,食人之本性,哪怕是千百遍佛经也改不了!”

道士说到这里,扼腕叹息,仿佛是痛心疾首到了极点。

姜乘用古怪的眼神看着道士,此时天色已暗,月至东天,虽然没有抬头,但是感受着身上的月光……

今晚必然是月如圆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