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天降掌门(1 / 2)

子鸬,一个道门天才,出生的时候便伴生有一枚固色典雅的什么八卦玉阕,玉阕中显有二字“子鸬”,因而得名子鸬。三岁无师自通八卦,六岁自演二十四卦名动一府,十岁得名师指导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推出三十二卦声鸣一省,十五岁悟透六十四卦直接名噪九州,天下拜访想师从者云集,传说子鸬在所有师从者中,挑选了七个真传弟子,并因材施教,悉心教授了两年时间。十八岁舞象之年,人间消失,自此无人知晓其去往哪里,世间传言四起,有猜测天妒英才,由于太过天才而遭天罚;有传言因其悟透世间事,知晓天理太多以至于难容于天地;也有传说有人在升天峰看到他平步青云,一步一八卦印,步步分升天国.......然后,多年之后,在王城天空,子鸬再次出现,同人皇进行了一场天昏地暗的打斗,最后在一声震天的轰鸣中和人皇同归于尽,徒留天地间一个巨大的蘑菇云......

晴雨山居,不是一个小茶舍,也不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旅店,而是一个门派,坐落在沧月山中,沧月山,经年四季没有人烟,也不知道初建者怎么寻找到这么一处宝地的,但却风景秀丽,山中翠竹丛立,飞鸟走兽不计其数,因此非但没有荒芜之意,反而多了诗情画意的生机。说来奇怪,这个门派已经多年没有掌门了,门内七个师兄弟妹谁都不服谁,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就像一个四合院,里面住着七户人家,各自过着自己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而且每隔半年都会在祠堂讨论一次,到底谁来当掌门,或者从哪里找个一个掌门。

这一天,又到了半年一次“掌门讨论大会的日子”,已经日上三竿了,还没见大家出发往祠堂走,二师姐沉不下气了,挨个敲响了其他六个邻居的门,集合七人一起前往宗门的祠堂。希望这次能够真的共同推举出一个服众的人来当掌门。

七人心思各异地来到祠堂门前,由于经久失修,祠堂已经很是破旧,风一吹,房子就会发出吱吱喳喳的响声,就连路过的小动物都蹑手蹑脚的,生怕一不小心动静太大,把祠堂给震塌了。由此可以看出,宗门祠堂在七人心中的地位是相当可有可无,存在感少到,唯有在讨论宗门掌门的时候,才会想起它,或者如果有个更合适的空地,能够让七人凑在一起说事,估计这个祠堂就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大师姐更是不客气,来到祠堂门口,直接一脚踢开虚掩的门,走了进去。二师姐见状,嘴巴张了两下,没发出声音,手伸到半空又无奈地垂了下去,最后发出一声叹息,跟了进去。三师姐瞧了瞧跟在身后的四师弟和六师弟,眼神满是疑问,好像在问该不该进去?四师弟撇了撇嘴巴挪动肥胖壮硕的身躯,错开三师姐,从她旁边挤了进去。六师弟身型像是一个小号的四师弟,探探手,跟着四师弟走了进去,三师姐见状也跟了进去。五师姐对这些都漠不关心,一心钻研着自己的术,完全没有受外部环境的干扰,仿佛眼前的一切都跟自己没关系,只有提升自己的术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于是一边演习术,一边自顾自的走了进去。七师妹刚入山,完全不了解情况,只能跟着相对最好说话的五师姐身后,蹑手蹑脚的挪了进去,路过大门的时候,还想伸手去扶一下嘎吱嘎吱响的门槛,然而五师姐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一样,伸手打了下老七伸到一半的手,老七被五师姐这么一打,触电似地缩回了自己的双手。

晴雨山居入门很奇怪,因为没有师傅,也就没有师承,大家就像跟从内心,来到了这里,然后各自定居下来演习自己的术。这么多年也没有掌门,据大师姐说,所有当过掌门的都死了,当掌门不吉利,但是这些年来,除了刚入门的老七以外,其他六人谁想当掌门都会受到另外五人中的至少三四人反对,所以多年来掌门之位一直空着。而且晴雨山居入门规矩很奇怪,他们讲究缘分,比如老七就是老五在下山游离的时候带上山的,然后就由老五来教授术。老四和老六是老三带回山的,自然也就由老三教授术。至于老大、老二和老三是什么法缘上山的,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这些,只知道大家现在就像邻居一样各自干各自的,所以这个门派就不是一个门派,但又是一个门派。

老大见大家都到齐了,也就不想再重复以往每年一次的所谓大道理之类的说辞了,直接道“各位师弟师妹,既然我们山门相信法缘,那么我们也别废话,直接这样大家看是否可行,如果老天真的让我们有一个掌门,那么在这座山中,一刻钟内出现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高矮胖瘦,无论貌美与否,就是我们的掌门,大家觉得如何?你们也知道,我们这座山中,除了我们七个,就是山兽鸟虫和花草树木了!”

老四乐得看热闹,加上本身就高大魁梧,用他的话说,他可以装下三个三师姐,听到大师姐这么说,立马举起自己双手,衬托着他的身型,像是一座大山上栽的两颗随风摇摆的大树,大声道“我同意!”,声音嗡嗡回荡在祠堂中,祠堂嘎吱得更厉害了。

老六把脸转向了另一边,给了老四一个后脑勺,嘴了哼哼两下,没发表意见。

老三闷声地说“我也不反对!”

老二把脸转向老五道“老五,还在喘气不,给个话?”

老五从自我沉浸中醒过来“我?我都行,听大家的意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