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护驾(1 / 2)

这位大明的老臣对崇祯有着强烈的知遇之恩,当初他因被阉党诬陷而不得不辞职回乡。

而今上赶走魏忠贤后,马上起复自己。

在自己到达北京城的第一天,陛下于奉先殿前降阶迎接自己和徐光启二人。

崇祯求贤若渴的态度,让孙承宗看到了扼杀后金、中兴大明的希望。

前两日,钱谦益找上门商议要上疏停止开征商税,自己拒绝了,没想到他今日竟敢聚集大批文官和勋贵静坐。

“徐侍郎,我们走。”

孙承宗拖着徐光启便出了兵部官署。

尽管自己也是东林党成员之一,但他知道是时候要跟钱谦益他们切割了。

王承恩找到黄立极时,这位内阁首辅正在跟其他内阁成员商议是否要开征商税。

如今国库空虚,连年赤字。

再找不到新的财源,用不了多久,大明帝国连官僚的俸禄都发不出了。

当王承恩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他时,黄立极感到天旋地转。

今上登基以来,朝堂一直多动摇,人事变动亦频繁。

如今东林党和勋贵们联手逼迫陛下,朝堂要想平静,只怕是水中月镜中花。

一旁的内阁成员李国普、李标得知事情经过后,两人勃然大怒。

一直以来,两人都是中立党,早就想结束阉党和东林党互相倾轧的局面。

如今,东林党趁阉党势弱,妄想一党独大,连皇权都不放在眼内。

“首辅大人,我们必须过去声援陛下,这帮人简直目无尊卑。”

黄立极看了一眼李国普、李标两人,正了正服装,便带着全体内阁成员踏出了文渊阁。

广场上,成国公朱纯臣看着满脸冷笑的崇祯,呼吸不由得局促。

眼前这位年轻的天子,虽然在京营待了一段时间,人黑了,也壮实了。

但他他疯了吗?

他怎敢调动军队与文官、勋贵对峙,难道他不知道这个天下终究是要靠我们这些人来帮忙治理。

朱纯臣几次想开口与崇祯交谈,但话到嘴边又停住了。

如今的局面如同泼出去的水,没有一丝挽回的可能,只能死撑了,看谁最先坚持不住。

崇祯从没想过会与东林党正面对碰,尽管他掌握了内廷和京营,但他一直想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来改变局面,毕竟现在的大明已是烽烟四起。

可是他低估了资本的贪婪,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

为了抗税,他们竟敢诛皇帝的心。

这是对皇权威严最大的践踏,从来只有皇帝诛臣子的身与心,而无臣子敢诛皇帝的心。

自己过去对魏忠贤的仁慈,已被他们视为软弱可欺。

北京城中,许多百姓通过大明皇家时报认识了大明新一代的君主。

在第一版的时报中,陛下的登基演讲和那首御制词令人深刻。

中兴大明的殷切之心,少年中国给人的希望,都让京城的百姓对这位只有17岁的天子充满了好感。

当他们得知百官胁迫陛下时,大都义愤填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