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视察京营(1 / 2)

崇祯冷冽的语气令大殿内的空气枯涩,百官束手肃立。

过了良久,兵部右侍郎刘策出列。

“禀陛下,京城承平已久,京营军士整日无所事事,如不驱使其劳役,恐有人会闲来闹事。”

见有人带头,左副都御史孙鼎相也出列启奏道。

“陛下,京中多修建宫殿、山陵。

如若征召百姓徭役,则会耽误农时,臣认为驱使京营士卒更为合算。”

崇祯看了一眼王承恩,后者嘴里轻轻吐出“东林”二字,原来两位都是东林党人。

内阁成员之一李国普也出列。

“陛下,京营军士在册数量大约为30万,每日耗费军粮和各种物资巨大。

如果他们不事劳役,军士生活难以为继啊。”

小炮仗李夔龙待李国普话音刚落,迫不及待地出列。

“陛下,京营名册人数虽有30万人。

但据下官调查,京中三卫编制并不全额,有的卫所一千人,有的两千。

此外,京营号称人员30万,然则,能上阵作战者,少之又少。

臣认为,京营改革迫在眉睫。”

作为皇帝陛下最忠实粉的丝,李夔龙认为,凡是皇帝说的,都是对;凡是皇帝的指示,必须毫不犹豫地遵循。

“英国公总揽京营之政,不知道英国公有何看法?”

崇祯看了一眼站勋贵前列的张维贤。

“禀陛下,国家耗费巨资养军,然30万军卒中可堪用者寥寥无几。

老臣认为挑选尚可一用的军汉外,其他的全部裁掉。

拱卫京师的兵不在多,而在精。”

听到英国公如昨日商量好的那样上奏,崇祯点了点头。

正欲一锤定音,阳武侯不甘心地出列。

“陛下,此次裁剪大量军士,恐引发底层军卒的恐慌。

另外,很多军官大多是世袭,贸然将其糊口的工作剥夺。

臣担心此次改革会引起骚乱。”

“阳武侯无须担心,朕决定将退役军士组建为商帮,专门承揽京中的城建工程。

具体的安排,朕已下放给内阁诸位大人。”

崇祯的一番话,又让朝堂百官低声相互议论。

虽然昨晚英国公派人警告过,但大多数勋贵仍附和阳武侯的意见。

反对京营改革,毕竟京营一向以来都是勋贵们捞取好处的自留地。

兵部在孙承宗和徐光启的压制下,同意改革。

看到百官争执得互不相让,李夔龙又跳了出来。

“陛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如今京营30万军汉,堪可大用的不过半。

既是如此,国朝为何还要养他们,应该立即改革。”

李夔龙的一番话,引来几位御史和给事中的附和,支持京城三大营改革的声音在朝堂上逐渐占据了上风。

最后,崇祯清了几下嗓子,坚决地说:“京营改革择日开始吧。

英国公德高望重,仍总理京营,以便改革顺利进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