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亮箭75(1 / 2)

“这是什么位置,哪来的无名小卒也配坐下!”国子监那位见蒋掌书无视他,又堂而皇之坐下,下意识出言讥讽。

“别说,这椅子就是舒服。”蒋掌书笑着反问道:“是嘛,那依照老先生意思,什么样的身份才配坐在这里。”

“至少你们书院的不配。”

“哦,那意思是依照老先生您的心意来喽,老先生认为谁可以坐着,谁就可以坐在这对吧。”

“你们墨泉书院的不讲礼数果然是一脉相承。”

“至少老先生拿个标准出来,不然怎么好意思让晚辈起来。”蒋掌书依旧风轻云淡回着。

国子监那位稍平复下怒火,冷冷道:“这位是明善先生,《治国论》名扬天下;又亲自编纂《百家文》;这位是淮南先生,三十四年前的状元郎,后曾担任过太子少师;这位是松风先生,名满天下自不必多说。”

“哦,三位先生的大名晚辈自然了解,但您呢。”蒋掌书短短一句话又让国子监那位差点抑制不住怒火

“哪来的无名小卒也配知道,哼。”

国子监那群监生开口嘲笑起来:“居然都不认识榔园先生,也好意思自称读过书,果然榔园先生说的没错,一脉相承的无礼。”

“榔园先生晚辈自然是认识。”蒋掌书这才看向国子监那位,道:“您当年同淮南先生一同参加的前朝殿试,名列二甲第七位。翰林院时参与编篡过一本书,至于内容如何您心中有数。后在中书省任右谏议大夫,曾写过几首诗,得了个榔园先生名号。再然后就是在陛下攻破京师时选择俯首投降,入国子监至今,晚辈说的没错吧。”

不待国子监那位说什么,蒋掌书自我介绍起来:“晚辈姓蒋,名玉璃,字守正,目前在墨泉书院任掌书。既然榔园先生可以坐在这里,不知晚辈可否坐在这里。”

“蒋掌书原来叫做蒋玉璃啊……”众学子只感叹出这一句来,因为大家居然都不知道蒋掌书以前有何经历。

孟院监与肖先生倒是了解但看意思并不打算开口,好在玙珏小姐在旁解释道:“单说守正先生你们可能反应不过来,但若是在前面加上三百年来唯一一位连中三元的才子这名号呢。”

“啊!”众学子瞬间反应过来,均是吃惊神色道:“蒋掌书,蒋掌书居然是那位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没错,连中三元,开国来第一位状元郎。后随李祭酒勘破国公侵地案,轰动一时。在翰林院耗费七年心血主持编篡了《博文御览》,被誉为开国四大部书之首。后因才学出众,陛下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辞之不受,留下首《临江仙》后云游而去,世间再没传出过他的消息。”

“啊,蒋掌书,哦不,守正先生这么厉害啊。”众学子听完玙珏小姐的介绍,皆傻了眼。

玙珏小姐感叹着:“是啊,不是一点点的厉害,原来守正先生后来随李祭酒去了墨泉书院啊,果然是座卧虎藏龙的书院。”

台下起初各处都嚷嚷着哪来的无名小卒之类话语,渐渐随着蒋掌书的名号传播开来皆平息下来,无论是看台百姓还是其他书院弟子,看向台上蒋掌书的目光都是惊诧又钦佩。

正北方看台上。

国子监那位已经被蒋掌书镇住,不知作何反应,另三位大儒纷纷起身,硬要与蒋掌书执同辈礼相称。

“榔园先生,现在还觉得晚辈没资格坐在这里吗?”

榔园先生无力撑着扶手,活像只发现自己是人群中唯一一只猴子的可怜模样,踉跄着向看台下走去。

国子监的监生们忙小跑过去,将榔园先生搀扶着离开了武试现场。

喧闹过后,再没人提起天升方才的举动,也没有一个人再敢对蒋掌书提出质疑。

明善先生起身向指挥使道:“好了,此事就到这里吧。指挥使大人,都已经申时三刻,还有场蹴鞠比赛要进行,莫误了百姓们的吃饭时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