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夜谈64(2 / 2)

秋儿点点头,我哼了一声回道:“怎么可能,哥哥的亲人只有你们,别多想。”两小的闻言满意地回屋看书去了。

回到书房,最近在忙碌入院考那次孟院监布置的罚抄,剩下不多,这几天抓紧时间搞定然后送回书院。埋头抄录着,将不明白的地方顺手勾起,方便带去书院请教先生们。

转眼夜已亥时,期间春儿姐送了来次夜宵,停手吃了几口。蓝儿同惠姨自库房那边忙完,敲门进来在旁坐下,拿出那本正在读的《诗经》陪着。

更夫又一次敲响梆子,宣告时辰进入子时。蓝儿凑过来小声问:“公子治学篇抄多少了?”

“还有四页,快了。”

“嗯。”

一口气抄完治学篇,放下笔甩了甩手腕,着实累的有些手酸眼花。蓝儿抬头见我停笔,将手中书籍翻到前页凑过来问:“公子,这句‘牂羊坟首,三星在罶’怎么解?”

“哦,读到《苕之华》了。这句是这个意思,牂羊是母羊,坟首指脑袋很大,三星泛指星光,罶是鱼篓。结合前文写的荒年饥民理解,结合在一起就是母羊因瘦弱显得脑袋特别大,鱼篓去打鱼却只能捞到星光。”

“哦,明白了。用坟首凸显牂羊瘦弱,可见地上连野草都没有多少;鱼篓只能捞到星光,表示河中鱼虾也已吃光,足见万物萧瑟凋零。”蓝儿抱着书感慨着:“唉,灾荒之年百姓鲜有活路,反而不如苕草活的旺盛。‘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这句,作者居然感慨起还不如不生在这世上,实在悲痛至极啊。”

“哦,这句悲痛至极,那蓝儿怎么理解最后一句的?”

“这句‘人可以食,鲜可以饱。’吗,人们虽然有东西吃,但只有极少的人能够吃饱啊。”

“其实,这句还有另一种解释。”说着我指着后文给蓝儿解释,“有人认为‘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这句并不是说人有东西吃,但吃不饱。而说的是食人之事,人瘦,不足以饱肚,全篇此句才最是怵目惊心,不忍卒读。”

“啊,原来指的是这个意思。”蓝儿明白意思后同样心生悲悯,叹了口气后问道:“那上次旱灾,是不是……”

“唉,那次也差不多啊,尤其旱魃第三年,各地据说都有易子而食的消息传出来。”

“幸而公子当年心意坚定,不然魏县庄里大伙都不知道能坚持下来几个。”

“害,这话在家说说得了,千万不可在大家面前说。当年终究还是大家齐心合力才熬了过来,非一人之力,咱们最多算是牵了个头罢了。话再转过来说,要真算起来,当年我在庄里就负责带孩子们玩乐,各事务上都没你和春儿姐用心。”

“公子哪里话,庄里大家心中明镜一样。”

“好了,都过去了,过去了,大好的夜色说这些干什么。”

“歇下吧公子,又到子时了。”

“嗯,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