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围炉57(1 / 2)

回到中堂,炉旁方凳上摆着青菜干货,冬儿已调好两碗料汁,都是多醋少辣口味,秋儿嗜辣便自己去厨房调味。高汤转眼煮开,将笋干丸子等难熟的先撇进去慢慢煮着,春儿姐将切好的肉片送过来,忙将肉片下锅。

“哥哥,多放点肉肉。”

“好好好,不过也别吃太饱,春儿姐好容易主厨一次,怎么说也得吃点。”

“嗯嗯。”冬儿随口敷衍着,也不知上心没有,跪在凳子上两只明亮的眼眸死死盯着锅里。

秋儿也端着料碗过来,手里提着串好的肉串鸡块,一串串放进汤里仔细煮着。

家里孩子对待吃的最是认真,因而各有一手好厨艺。春儿姐善熬羹汤,夏儿姐好做点心,秋儿最会煮肉串,冬儿会什么来着,好像只会吃来着,没关系,饭菜再好,总得有个会吃的才行。

第一锅转眼煮好,三人纷纷下筷如雨。这种吃食,就头一锅汤清水滑,味道最正,不可错过。

微微烫一下的白菜叶包着煮好的肉片,再蘸上料汁送进口中,咬下去那叫一个滋味万千。蔬菜的清香裹挟着多汁醇正的肉片味道一下子充盈在口腔,直让人感到心满意足,回味无穷。吃食入嘴烫口,三人纷纷仰头哈气,一个个心儿又急着吃,顾不得许多。

秋儿又把料碗调的极辣,浮着的芝麻与油珠下是黑红色底料,几口吃得自己面红耳赤,比别人多出许多汗。冬儿好奇,用筷子头蘸着试了口,辣的忙吐舌头,抱起麦茶冲洗舌尖。

“少吃点辣,很容易长痘的。”我忍不住劝着秋儿,她随口回着:“嘻嘻,才不会呢。”

“别太自信啊,当年咱也是一张嫩脸,结果十六七岁后止不住一般冒痘。”

“那是公子你,又不是我,不一样,肯定不一样。”

秋儿瞥了眼笃定肉串和鸡块熟的正好,取出来分给大家,冬儿又捞了些肉片蔬菜盛了满满一料碗,捧起送去还在厨房里忙碌的春儿姐。

“对了,有阵子没出过门,有什么新鲜事吗?”打听京城最近发生了什么新奇事,向秋儿这种十三岁的女孩打听最有效,不止住她,绝对能说一下午。

“嗯,有有有,好多呢。”秋儿听到这个话题,将满嘴的吃食咽下去,迫不及待介绍起来。

“先是朝堂上曹相乞骸骨,陛下准了,坊间都传这是为改朝换代做准备呢。”

秋儿也会关心朝堂事,着实有些稀奇。

“然后不是年末书院大比的日子快到了,几大书院都在京城造势,这个可热闹了。”

秋儿抽空润了润嗓子,接着说:“先是云外书院的王副山长带弟子们在玄武大街开坛讲座,字里行间暗讽不远的太白书院提出的‘为己’思想过于小家子气,缺乏身怀天下的胸襟,引来许多民众围观。”

“接着没几天云外书院大师兄就不知着了谁的道,光天化日被怡红院裸身赶出门来,当时围观的百姓有近百人,算是彻底露了一次脸。参不参加书院大比都是小事,人都成京城一大笑话,据说躲进云外书院的藏书阁里没再露面。”

“这次大比连一向清高的关中书院都派了十余位弟子下山,提前造势做准备。倒是国子监那帮监生非富即贵,虽然会参加,但大多怀着凑热闹的心思。”

“对了公子,墨泉书院不是也会参加此次大比,你去吗?”

书院的年末大比啊,既是各书院张目之举,也为明年春试扬威名。说句势利话,各书院巴不得多参加这种活动呢,书院书院,若是民众都不知道名字,那能叫书院吗。

秋儿望过来的眼神满怀期待,我点点头:“本来就闲着,不出意外自然得去一趟。”

“那,带上我呗。”秋儿殷切求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