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将来36(1 / 2)

拦了辆车回家,进门遇到刘婶买菜回来,一道来到厨房。刘婶在围裙上左右擦干净手,问着:“公子是有什么想吃的?”

“没,来试试手艺有没有生疏。”我翻看着刘婶今天买回来的菜说着。刘婶明显愣住,伸手想要劝阻:“啊,这,公子您……”

在一堆瓜果青菜中瞧见只拔毛去内脏的母鸡,我笑道:“没事,刘婶你忙你的,这只鸡今天我来收拾吧。”

刘婶应了声处理别的食材,我将母鸡重新清洗两遍,四尖和淋巴去掉,再将鸡身上较硬的骨头用刀背砸断,脊椎和鸡胸斩上几刀,划开鸡腿肉,待会好放进砂锅里,也方便入味。

一套下来还算得心应手,毕竟惠姨和蓝儿都喜欢鸡汤,这自然是我最拿手的菜式。

将鸡肉重新清洗一边,冷水下锅紧一下肉,只要血沫出来就行。

找来家里用的那个砂锅,葱姜拍松铺在锅底,处理好的母鸡放进去。问刘婶找来参片放入几片,瞧见红枣顺手拍了六七颗,与纱布包起的花椒大料一并放在砂锅里。

烧点热水,加入葱姜水和少许盐,简单调好味倒进砂锅里,就可以将砂锅坐在锅里添水开蒸。今个买来的是只老母鸡,起码得中火滚上一个时辰。

“公子这煮鸡的手艺越发娴熟了。”刘婶在一旁夸着。

“那是,以后说不定就指着这手艺讨生活呢,抽空还得跟刘婶您再学几手。”

“诶,公子说的哪里话,您可是读书郎。”

“读书郎也要吃饭的。”

刚将鸡炖在锅里,麻烦刘婶看着火,秋儿和冬儿就散学回家,两人匆匆跑进来,将书包撂在石桌上便争抢起秋千,冬儿明显没秋儿身手利索,只能排在后面,乖乖站那推着。

树下本来打算绑两个秋千的,结果她们说抢来的才好玩,瞧她们确实乐在其中,便只绑了一个。

天色稍晚,春儿姐和蓝儿也一道回家,说着今天店里发生的各种事。春儿姐转达这几天生意不错,天华楼得忙碌到夜半,那时姨她才能回来,叫大家不用候着,先吃饭吧。

开饭,今天的砂锅炖鸡一端上来蓝儿就发觉出是我的手艺,于是还没喝就被她们大肆夸奖一番,实在不好意思。留好惠姨的那份,剩下的被她们瓜分一空,若不是冬儿分过来半只鸡腿,今个自己的手艺差点没尝到。

鸡肉煮的烂熟入味,稍微一抖就能将肉抖下来,正合家里人胃口。端着汤碗品了品,还行,汤清味鲜,手艺没丢掉。今天的晚饭得到一致好评,就是在二娃家吃的有点多,晚上没多少肚子,只夹了几口菜。

吃完饭肚里还是塞满的状态,本想回房躺躺,转念一想这么早就躺在床上着实显得颓废,被先生知道又得和上次一样,加几篇抄罚治治懒病,还是去书房坐回。

书房窗边不知何时晒了排柿子,排成条红龙模样,伸手试了下,全是硬的。

坐在书房随意翻着书页,这几日心思一直涣散,一点都集中不起来,三天时间提笔只写了六行,万千思绪笼在心头,一时难以言喻。

愈是夜深人静,心头思绪就愈是繁多,人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明明碌碌无为也算幸福,但就这样什么都不干更觉得心慌,总觉得自己在惶惶度日、一事无成,心头不自觉烦躁起来。

叉着手指,数着窗框那十四道弯曲细纹,窗纸上不住有飞蛾想要闯进来,撞得窗纸频砰砰响;转眼发现红烛第三次垂泪,烛花滚落依在前两道一旁,留下的痕迹像是位高挑的赤裙新娘;今晚的蟋蟀并不活跃,侧耳半天才会听到一声,秋深茶凉,连蟋蟀都蹦跶不动。

忽然惊觉又在这样发呆中浪费掉好些时光,心头不免悲愤起来,愈是烦恼焦躁。

啧,好累。

正自顾悲凉时,蓝儿推门端着方盘进来,我连忙坐起来将书放到一边,帮着将盘里一碟一壶一杯一碗放下。

“公子给,柿子馍,还有当季的秋菊茶,这里是刚买回来的老冰糖。尝尝今年柿子馍味道怎么样?春儿姐化了点老冰糖和面时候加了进去,试试看合不合口味。”

我拿起一个柿子馍,巴掌大小,色如玛瑙,通透如玉。拿手里绵软细腻,咬了一口味道确实比往年的甜好多,除了柿子的香甜还有丝丝冰糖滋味,回味甘香。

“呜,好吃,多做点。”

蓝儿提了一块老冰糖,放到秋菊茶里面,稍稍晃了下倒满一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