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知内情玉虎开诚布公 聚义厅李莲英做出决定28(1 / 2)

玉虎听完金龙的一席话便知晓了他想离开皇宫的理由,心中不免一阵酸楚,原来是那份担保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金龙也是由此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对皇太后的忌恨,对李莲英的不满,心里的疙瘩是越积越大。玉虎也希望能帮他解开心中的枷锁,避免极端情况发生。

他走到金龙身旁,叹了口气,说道:“大哥,咱们是磕头拜过把子的兄弟。小弟我虽出身农村,但家里还算富裕。我是家里的宝贝疙瘩,虽然读书识字,可大道理懂得不多,讲话也是着三不着两。可今天小弟想跟您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那份担保书就是张护身符啊!你曲解了李大总管的好意,误解了皇太后对你的信任。俗话讲,好汉怕掉个儿。如果你是慈禧,我是你,我的家人杀你未遂,你还会拿我当兄弟吗?我们还能坐在一起喝酒做事吗?更何况那是一国之主的皇太后啊!说句大不敬的话,咱的师父不咋地,狂妄!自私!西鼎庙的方丈企旺那更是丧心病狂,不本本分分地做个和尚,一味地谋求财富、讨好权贵。一旦踢到了铁板子上,他们就是自取灭亡,自寻死路。尤其是你的宗叔,不管不顾地拉上你趟了这坑浑水,想洗都洗不清。这些祸源可都是由他们引起的,大哥怎么是非不分呢!”

说到这里,玉虎见金龙没有出言反对,而是用心在听,便大着胆子继续说道:“大清的天下,锦衣玉食的自然是帝王家,难过的永远是天下的穷苦百姓,无地无房无钱无势才受尽欺凌。如今我的村里人拿我当贵宾供着,爹娘兄长们走到哪里人们都另眼相看。当地衙门口的官员们时常上我家进贡,让我替他们办事递话,并且我递的话很起作用,京官们如同听了圣旨一样地照办,这不就是沾了皇太后的光么?这些道理你比我懂,留在皇宫才是智慧的表现,可惜大哥你一时想不通,将那份担保书当成不祥之物。还把这些都归咎于太后和李莲英,这是大错特错啊!罪魁祸首可是杨怀义那个害人精啊……”

玉虎越说越兴奋,句句话直指金龙的痛处。只见金龙双眉紧锁,脸色十分难看,玉虎便调转话锋:“如果大哥真要离开皇宫,目前看来正是时候,去地方当官的确比皇宫里当差更有前程。如果就因为那张担保书,不能让你放开手脚而瞻前顾后。那么换个地方的话,这根牵着你的绳索便失去了作用,大哥这想法也的确有高明之处,小弟佩服!不过小弟还要再唠叨几句。首先,何时走?去何方?这话不适合大哥去挑明,不如由我去与李督军讲,李莲英是一个聪明人,只要我讲话时拿捏好态度和立场,相信他肯定会上奏皇太后,加之皇太后又有言在先,剿匪立功者定有重赏,就一定会恩准。再有,我想与大哥一起走,无论去哪里我们兄弟都不分开,这也是我向大哥的请求。”

玉虎的一席话讲得金龙心中甚喜,对玉虎更是刮目相看,平日里沉默不善言词的玉虎今日竟句句良言。金龙点头应道:“玉虎,好兄弟!你的话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谢谢了!一切依你,我听你的好消息。”

玉虎见有了效果,便急忙把金龙扶上马,说道:“咱们快些下山吧,李督军恐怕等急了。”说完玉虎翻身上马,两人疾驰下山。半途中碰到了能五,三个人长话短说寒暄几句后一同往山下疾驰,来到李莲英的休息处。此时,能五高声喊道:“师父!金龙、玉虎下山来了!”

李莲英闻听金龙、玉虎来了,那颗惦记的心立时放下了,神采奕奕地冲大伙说道:“报喜的人来了!咱们乘这股东风,打起精神准备上山!能五啊,告诉卫队的弟兄们,这回不用牵马扶车了,让他们当开路先锋!”。

上山的队伍再次出发,这次上山大不相同,突显一个字:“快”。不到半个时辰,李莲英的队伍来到了黑虎山上。齐瑞武正在此待命,因前方不远处,廊坊巡防营的军官与潘洪义带着众头领正在恭候李督军的接见。李莲英见状便对齐瑞武言道;“不必多此一举了,要军官们各回岗位,此时不能有半点的松心。转告潘大首领聚义厅会面,我们要抓紧时间把山上的人马和物资转移到山下,我在山下大帐设宴招待大家。”

李莲英坐在车上,打开轿帘往外观看,黑虎山上道旁布满岗哨,大车和马蹄发出的声音伴随着山风传到李莲英的耳中,他的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这时,能五车前报道:“师父,聚义厅到了。”李莲英闻声下车,招手让能五带着卫队的人进厅布岗,然后向身后的杨立山、李不多、乐老三叮嘱道:“进厅后要见机行事,不要多言,一切听从李不多大人的安排。”三人点头称是。

李莲英在金龙、玉虎的护卫下快步走进聚义厅,早三先行一步,来到聚义厅内大首领的座椅前,仔细观察,上下翻看,然后铺上软垫,等李莲英入座。

李莲英坐稳后招呼四位干将,齐瑞武、杨立山、李不多、乐老三分坐大案两边,扬手说道:“各位头领,下面我们举行一个简单但必不可少的招降仪势,由沧县知县李不多大人主持,一切听他的号令!”

潘洪义代表众头领大声回道:“一切听从钦差李督军的安排!”

李不多闻言起身,严肃地说道:“各位头领,首先进行招降的第一项,向钦差、剿匪督军李莲英大人行三叩首,以表你们的悔过之意。”李不多见众头领依次行完跪拜礼后,接着说道:“请大头领上交印信、旗帜、花名册、账本、仓库的钥匙,以表诚意。”

潘洪义不敢迟疑急忙上前把准备好的所有东西放在大案上,又指指墙下的两个大木箱和枪支弹药补充道:“报督军大人,箱子里面是金银财物,这些东西是反贼木青从仓库里窃取的,是在下的夫人和小栓子发现后运回到聚义厅的。我账本所记录的物品数字不够准确,还请大人谅解。”

李莲英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道:“大头领,我来黑虎山不是为了这些,人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潘洪义松了口气回到大案前,这时潘奇大步走到李不多的跟前,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裹,从中拿出多本账册和一串串钥匙摆在大案上,解释道:“知县大人,这是我管辖的两处人马的花名册和仓库的钥匙。现今运河基地、潘家坟村的护陵队所有人员都集中在营房内待命,接受朝廷的招降。我没有印信及旗帜,运河上的人是装扮成商船行抢夺之事;护陵队则是半官半私的队伍,暗地里打着黑虎山的旗号吃大户,抢官府,干了不少坏事。自从潘武被俘被李督军放回沧州之后,潘武一心想归顺朝廷,投到李督军门下。他的书信给我指明了方向,我的义子和首领们也纷纷表示做匪没有出路。我们这才配合侄子潘武说服潘大首领向朝廷招降。今日还请李督军手下留情,放过潘武,宽恕潘大首领。所有罪过我愿一人来顶,坐牢也好,砍头也行,绝无怨言。”

潘奇虽然是个大字不识的人,但这几十年的江湖生涯让他学会了不少处世之道,再加上义子小栓子识文断字,私下里给潘奇说古论今,也让他收获颇丰。今日在聚义厅内不仅面对朝廷派来的剿匪官兵,厅下还有潘洪义的大小头领,潘奇借机讲述自己从做匪到积极劝降的一路变化,这是在向李莲英表明衷心。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到李莲英的信任,抱着牺牲自己的决心,来挽救侄儿和义子。

潘奇望向李莲英,指了指大案上的账本,又高声说道:“报李督军、知县大人,在上黑虎山之前我动用了仓库里五千两现银,到潘家镇为潘洪义赎回了他的土地、家院、武馆。只因其中有一个重大的缘由要向李督军说明,潘洪义把小女许配给了潘武,我们是儿女亲家,献上一份财礼是我当叔叔的责任。但是私自动用仓库的银子肯定不妥,还请督军拿我问罪,此事与潘武无关。”潘奇又是一番悔过认罪之言,说得入情入理,听得在场之人都暗自佩服。

李不多听完潘奇的讲述后,长长地吸了口气,向李莲英低声道:“督军大人,讲两句吗?”

坐在李不多对面的杨立山有些绷不住劲了,蹭地站起来,不顾李莲英的叮嘱毅然说道:“六爷!你这不是罪过,而是为朝廷办了件好事!如果朝廷追究的话那五千两银子我出了,你不必担心。”杨立山的话打破了聚义厅的肃静,也引起了李莲英的重视,便接过话茬说道:“杨先生说得好!为潘大首领赎回他的财产应当应分,这笔银子应该官府拿,那五千两银子还是属于六爷账面上的数字。”李莲英说着,挥手示意让潘奇回到位置,向李不多暗示,继续下一项。李不多领会,大声讲道:“下面进行第三项,请钦差大人,李督军发布指令。”

话音刚落,李莲英从椅子上站起,让身后的早三怀抱着尚方宝剑站到前面,左看眼金龙,右望下玉虎,神色威严地说道:“我奉皇太后、皇上的旨意前来黑虎山,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大家下山,回归家园,悔过自新,开启平静的生活。我要感谢潘奇、潘武叔侄俩,他们跑前跑后对招降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还有薛妹子的深明大义,让潘大首领回心转意,帮助我顺利地完成了使命。在此我向大伙保证,除去那些死心塌地不知悔改的亡命徒外,黑虎山所有的人员一律无罪释放。不过有一点要表明,在聚义厅内的各位头领需在南皮住上两天,你们的特赦令要经朝廷批准。咱们的皇太后、皇上是深明大义,定能宽恕众位的罪行,所以特赦一事无需担心!”

李莲英边说着边来到了潘洪义、潘奇、潘武的跟前,笑着说道:“三位头领,这两处人员就按照你们的意见就地解散,我会发遣散银两,给他们颁发通行证书并登记在册,以免除后患。一会儿,家属先行一步坐车下山,你们与啰兵一起步行,由齐大人派兵护送,以免途中发生变故。各位头领下山后在大帐中喝茶等我,我还要设宴款待大伙儿。家属、啰兵到后营就餐休息,由同仁堂的乐大夫陪着他们,有问题找他可以解决。再有一事我要与潘大首领商议,你的营中如有当地人员,可以马上释放,派一个人配合李不多大人登记造册,发放银两。”李莲英转身大步回到坐骑上,把齐瑞武叫到身边,低声说道:“齐大人,黑虎山上的撤离及物资转移之事全部交给你负责,断后的事情由我负责,抓紧时间安排,山下有沧州巡防营的张风接应。”

齐瑞武听后应声,但身形未动,因为他有些不大明白,李莲英断后究竟是为了什么?

李莲英却没理会齐瑞武的用心,站起身来向下面的众头领发话道:“请潘奇、潘武二位留步,其他的人抓紧时间准备下山去吧,如有什么事请找齐瑞武大人。”

潘洪义知趣,向潘奇叔侄拱手告别,率领众人离去。

齐瑞武瞅准机会上前向李莲英问道:“督军大人,末将遵令执行,只是有一事不明,断后应由下级军官负责,您是全军的最高长官,这样万万不可啊!我斗胆请督军大人与我一起下山,到大帐处理公务。”

李莲英听完齐瑞武的话后呵呵笑道:“齐大人,我之所以留下是为了将黑虎山上所有的建筑全部毁掉,不再留一点隐患。我留下潘奇叔侄俩就是要办这件事。你尽管放心下山去吧。”

齐瑞武听完吓了一跳,急忙向杨立山、李不多投去求助的目光,解释道:“督军大人,表面上黑虎山平安无事,但凶险仍在,木青、木东的余党是否还在山上谁也说不准,这些人下手歹毒不得不防。捣毁黑虎山是很重要,可这件事交给刘宝瑞就可以了,无论是烧还是炸,都是件轻松的事,何必您亲自来做。再者说,您是钦差,朝廷的重臣,皇太后、皇上记挂着您的安危,怎么能让您只身犯险呢?”齐瑞武心下着急,险些失了分寸。

李不多一旁接过话茬:“督军大人,我等做下臣的不能任由您犯险而不顾,一旦有任何闪失,对我们大清朝都是一个巨大打击。堂堂的二品大员最后撤离战场,自古以来都没有过,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杨立山见李不多比齐瑞武的话更尖锐,让李莲英有些没面子。正在他尴尬中,只听到乐老三说话了:“齐大人、李知县,二位是一片好心,但好心却容易办了坏事。咱们李督军是什么人呀,胸有成竹,胆识过人,他想做的事那自是有他的道理在。他既已下了决心那我们就应当尽力配合成全他,而不是泼冷水呀。安全上我们可以多用些心,多派护卫,还有金龙、玉虎、能五几位干将随身,我认为是可以保障李督军人身安全的。诸位,我建议,一切听从李督军的指挥,各干各的差事,不出纰漏,比什么都重要。”

乐老三说完,冲李莲英神秘地一笑,李莲英点了点头。众人见此情景,虽然觉得乐大夫的话中有话,但也懂得再说下去并无益处。杨立山此时也机智地说道:“乐大夫,看病诊脉,你是心中有数啊,这次我们甘拜下风,一切依你便是,走!咱们各奔岗位,不要再跟李督军废话了。”

乐老三第一个向李莲英告辞,拱手去了大厅的后宅,与薛妹子商讨如何安排家属们下山。

杨立山、李不多收拾大案上的花名册账本和钥匙,分成两包保存,然后两人笑眯眯地向李莲英挥手告辞。李不多向齐瑞武说道:“齐大人,派人随我们去仓库吧。”

齐瑞武随声说道:“从厅门往东走,不远处就是营房、仓库,仓库前有军士等候。我已经向他们下了命令,一切听从你们的指挥安排。

此时在聚义厅内还有齐瑞武、潘奇、潘武、金龙、玉虎、早三、能五几个人。李莲英一见齐瑞武还是欲言又止的样子,一板脸认真地问道:“齐大人,有话请讲,不必客气,你的心意我知道,但我意已决不可更改,不用劝了。”

齐瑞武佩服地点点头,讲出了自己的想法:“督军大人,我想把人送下山安顿好之后,我回来与您一起断后。山下有两地的军队,我见张风是个可信赖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再有我把卫队给您留下,增加护卫力量您意下如何?”

李莲英听后微微一笑,抿嘴说道:“也好,第一件我依你;第二件事不行。你的人身安全也重要,我这里的护卫人员不少。有潘武的卫队,还有潘奇义子小栓子带领的二十多人。别小看他们,他们精明能干,又是一心地追随投靠官府。有潘奇、潘武叔侄俩在,这些卫队人员定会一心为我做事。你再看我身后的两名大内侍卫,都不是一般的人物。你身上的担子比我重,所以尽管放心地去吧。”

齐瑞武听后拱手告别,心中暗暗赞道:“这大总管的能力和气度真不是我等能企及的,佩服佩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