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庆王爷贪军饷难见退路 李莲英献计策转危为安22(1 / 2)

杨怀义的先祖是杨家将的一员将领,负伤后留在了水泊屯,杨六郎战死后水泊屯的杨家部下为他盖了座庙,为得是纪念杨家的一世忠良,抗契丹有功。杨怀义的先祖便成了守候庙宇的人,久而久之到了杨怀义这代便剃发为僧成了名副其实的和尚。

西鼎庙是京城中四个鼎庙中保存完好且最大的一座寺庙。始建于元朝,是当地的百姓、士绅、居士捐钱捐物修建的。到了清朝,蓝靛厂大街得到了发展,因为这里有大清国的印染厂、军服厂、兵工厂(火器营),还设置了将军提督府,管辖着颐和园、御道、玉泉山、香山的外围的防护安全。禁卫军几千人,老营设在蓝靛厂大街的西部,提督是掌管这里最高政务长官。长官叫西南,是庆王爷的小舅子,他的提督府建在西鼎庙的后面,是块风水宝地。

蓝靛厂分为东西街、南北街,东西街为主,主要用于商贸,南北街为辅,主营餐饮娱乐。西鼎庙建于东西街中央。

西鼎庙从乾隆年开始至光绪年间,几经修缮翻盖规模不断扩大,便有了名望。五台山的和尚慕名前来被众僧推为方丈,接管了西鼎庙。方丈名为企旺,他在前边佛堂讲经说法,后堂里的生意经也没落下。没几年功夫,西鼎庙变成了生意场,庙前设法场,庙后他购买了几十亩地种瓜种菜办学堂,大立功德碑,盖了几十间房,带着弟子习武,同时也接纳各家的年青人前来学习武术。不过要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没钱是进不来的,报名的大都是富家子弟,为得是强身健体找乐子,因为这学费贵得出奇。

为了招揽人才,企旺方丈特地来到了六郎庄找到杨怀义,讲明原因,给他特殊待遇,发高薪,以杨家将的后代为名出任武教头,赠法号怀义大师。杨怀义也正合心愿,杨家枪、杨家剑正愁没地方施展弘扬,这可是想什么来什么,便满口应允。于是杨怀义弃了六郎庙甩手而去,在西鼎庙得到发展如愿以偿,虽是名利双收,但也由此埋下了隐患。

就在企旺方丈得意洋洋的时候,一场灾难降到头上,他的发财梦破灭了,西鼎庙被官府接管,改为官庙。事情是这样的:话说庆王爷奉皇上的旨意督办北洋水师军官训练班,由李鸿章协同。李鸿章是个明白人,既说协同那就索性当个甩手先生,一切全由庆王爷一人说了算。庆王爷借机想发笔财,弄虚作假,把购置军舰火炮的钱只买了几艘木船和几门大炮,他美名其曰木船上摆大炮也是训练。本来招收的学员应从绿营的军官中挑选,谁知他只选了一半,其余的名额给换成了银子。这件事引起了朝廷内不小风波,言官大臣们纷纷上奏,要皇太后、皇上严惩庆王爷的贪渎之罪。皇上气得拍案跳脚,找到慈禧,慈禧听后安慰了一番,表示派人调查严办。她叫来李莲英、李鸿章共同商议,李鸿章表明了态度,这件事如果不处理,遗患无穷!李莲英则表示,等一段时间,风平浪静后看贪没的银子多少论罪,万不能把庆王爷一棍子打死,那样的话朝廷得不偿失,皇太后损失更大。慈禧听后觉得可行,她认为如今可用的人太少了,几个王爷当中只有老八听话,能按自己的意思办事,虽说这次引起公愤,不办他会招来皇上众朝臣的不满。所以目前只有拖延是上策,看庆王爷是否会有所悔改,到时再做论处。终究这是一家人的事,皇权大于法,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正如李莲英提醒的那样,不能一棒子把人打死,那样会遗患无穷。想到这里,慈禧的心里踏实了,采纳了李莲英的建议。

李莲英了解慈禧的脾气秉性,私心重,护犊子,对庆王爷是爱护有佳,关键时刻她会放庆王爷一把。这贪财享乐历来是皇家的特权,李莲英不过逢场作戏,两头当好人,既不得罪庆王爷,又让皇太后心里觉得舒服。商议之后李莲英向李鸿章说了句:“中堂大人,既然是甩手先生那就甩到底,水深容易淹人啊!”李鸿章听话听音,立时回道:“谢大总管好意。”说完含笑退去。

李莲英不是和事老,也不是见利忘义,而是他有了一个既能让庆王爷把吃进肚的东西吐出来,又能让满朝文武和皇上都只能胳膊折在袖子里说(脱)不出,道(倒)不出的一个连环计。借由此计既可以教训庆王爷,也可以让慈禧满意,消除对他的惩处。李莲英如此地绞尽脑汁,为得是把传遍大清朝的海军军官训练团丑闻压下去,不能再任其漫延了,都成了百姓街谈巷议的笑话了。最关键的是李莲英要报恩,之前彩和坊一事可是庆王爷主动揽下责任才免除了慈禧对自己的责怪。

当天晚上,李莲英乔装打扮从后门出进了庆王爷的王府。庆王爷闻听李莲英从旁门进家立时明白了原委,出门迎进了内厅两人秘谈。李莲英单刀直入,庆王爷是全面接受。第二天,庆王爷套车带着护卫直奔西直门,出西直门来到了蓝靛厂大街,直入西南提督府。西南一见姐夫风风火火的样子就知道他是为军官训练团一事而来,便急忙带进密室商谈。当姐夫把事讲清楚后,西南一口咬定,这件事好办,您就擎好吧。

西南派兵进驻庙里,驱赶闲杂人员,把武僧全部发配到房山的一个庙里看管,把一部分和尚分配到附近的寺庙中,庙里只留下方丈、主持、法师及少部分上岁数僧侣,为得是装个样子。对于那些俗家学艺的年青人,西南动了心思,他要在老营房的演兵场以招兵比武的形势招募禁卫军,充实队伍。因为姐夫管理的颐和园中禁卫军不够用,让他负责调配。

杨胜与王升以优异的成绩录取为禁卫军,双双调入了颐和园中的昆明湖码头上职守,庆王爷得知杨胜是六郎庄庄主、全鸽宴楼老板的儿子后很高兴,很快提拔杨胜为管理码头的小头目,虽说不在品级,但管理着几十名当兵的,也很是威风,实惠不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