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驿站遇险,李不多上万民书(1 / 2)

齐瑞武安排人去了沧州,交待下人把准备好的几个食盒和几箱廊坊特产水果送至大厅,急急忙忙来到厅前对李莲英拱手说:“大总管,这是给您几位备在路上的吃食,请笑纳。如有其他要求和安排请大总管开口,下官绝不推辞。”

李莲英满意地看了看地上的物品,点点头,从衣襟内掏出一张帖子递给齐瑞武道:“感谢齐大人的一番好意,改日重谢,如到京城办事请到我府喝茶。”齐瑞武接过帖子躬身谢道:“下官万分感谢大总管邀请,来日我一定要到府上听从大总管教诲。”说完退身悄然离去。杨立山望着齐瑞武的背影,见他走远,正要关门,早三快步走来,进门向李莲英轻声问道:“师傅,什么时候换……”话到此处连忙止住,右手食指指了指自身的下部。李莲英会意,转身瞅瞅杨立山,知道他有话要说,便冲早三道:“三啊,门外等会儿。”早三“嗯”了声便退出门外。

杨立山实在是憋不住劲了,快到嗓子眼儿的话一股脑倒了出来:“大哥!我想跟您讲件事,这事您听了准高兴!”杨立山激动地岔了气,咳嗽两声,咽了口唾沫接着说:“我给您带了五万两现银,您那点银子能买多少亩地?干就干大的,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银子算是给您的赞助。”杨立山说完,神气十足地等着莲英的夸奖。谁知李莲英头也不抬地抖搂自己的裤裆,一脸的囧意,默叨着:“哎呀,罪过啊!”杨立山疑惑不解,惊诧地看着他,追问:“大哥,银子您要是嫌少的话,我再给您……?”李莲英收起难堪的表情,一本正经地回答道:“立山,你的一番心意我怎能不领,原本我是投石问路,谁知你给我来了个羊上树!也只能这样了,谢谢老弟的一片苦心,谢谢你的五万两银子。回京后我送给你一坛好酒。”杨立山听罢这才释然地笑了起来。

李莲英见他笑得开心,心中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心中赞道:“不愧是真心挚友,豪门气概!”激动之余,下部又是一阵凉意传来。于是他尴尬地苦笑一声,问杨立山:“您还有要说的吗?”杨立山随口答:“没有了,喝茶吃点心。”李莲英松了口气,冲门口喊道:“三啊!进来吧。”

早三慌忙进厅,从怀中掏出两条毛巾,见杨立山坐在太师椅上喝茶,急忙问道:“师傅,方便吗?”李莲英瞧瞧杨立山,轻声说道:“不是外人,没什么可隐瞒的。”

杨立山这时才醒悟,是该离开的时候了,不好意思地说了句:“大哥,小弟去方便一下。”说完出厅,抬头望向天空心里叹道:“做太监太痛苦啦!唉!”

李莲英一班人马歇息过后,便踏上了去河间的路。明媚的阳光,和风阵阵,风中夹杂着地里的庄稼散发的香气。李莲英骑在马上闻着甘甜的空气,望着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随风摆动,如同是一群下属在欢迎自己,祈求着对它们的眷顾。李莲英浮想联翩,不由得放松了马的缰绳,跑动的马匹放慢速度,便与前方的马队逐渐拉开了距离。身后的能五见势不妙,急忙脚下用力,一抖缰绳,快马跟了上去。能五来到了打前站的金龙马前,高声说:“金龙大人!大总管没有跟上来,请放慢速度。”金龙回头望了望,发现果然如此,便赶忙勒住马缰绳,停住前行。

能五回来后,看了看师傅,李莲英方知由于自己的触景生情耽搁了路程,歉意地望了望前方,冲能五说:“告诉金龙,快马加鞭,到子牙河神桥桥头再停下,我们即刻赶上。”能五领命,策马前去传信儿。

车队中赶车的驭手都是行家里手,鞭子甩得叭叭响;快马飞奔,几部大车吱嘎吱嘎紧跟其后。金龙一行几人负责打前站,先一步到了神桥桥头,布置了巧六及杨立山的两护卫守住路口,只等李莲英的到来。

李莲英带着杨立山、大哥、三弟、管家及四个徒弟由桥头走到子牙河边。管家找了块平地燃起烧纸,几人冲着李莲英的家乡方向磕了三个头,起身后管家向河里撒了把碎银子,口中念完一套祷语,人们这才上岸。李莲英让人叫过金龙、玉虎吩咐道:“二位侍卫分工不变,打头压阵咱们直奔沧县驿站。”说完,对身后的巧六安排道:“六啊,喘口气,你先一步去驿站报信,让他们烧火做饭。”巧六应声。一个旱地拔葱翻身上马,几个呼吸就不见了踪影。巧六身形小巧,一身的马上功夫,他换马不换人,可日行六百里,是皇宫里出了名的骑士。

此时已为午后,一行人饥肠辘辘,个个无精打采,恨不得长个翅膀飞到驿站去吃饱喝足。李莲英见此情此景,后悔自己只顾了观赏风景,误了时辰。但李莲英是个做官的人,表面不露声色,只是客气地说了句:“弟兄们,到了沧县咱们可以多歇息一段时间。上马!赶路!”

来到了沧县境内,李莲英四下观看,地里的庄稼长势不好,有的田地里荒芜且长满了野草。李莲英手提缰绳放慢行进速度,大惑不解地问身旁的杨立山:“立山,你是地主,土地荒着说明什么问题?”杨立山举头望去,一挥马鞭开口道:“说明土地的主人不愿耕种,由此看出,沧县的官员治理欠缺。”李莲英“嗯”了声,一拽马的缰绳,双脚踹蹬,马儿立时跑了起来。

正在此时,迎头一匹快马沿着路边飞奔而来,巧六出现在李莲英马前,慌张地喊道:“师傅,不好啦!驿站出了人命案!”李莲英急忙下马,细问根由才知,此时的沧县驿站内已无活人,死伤一片,院内、屋内一片狼藉。李莲英让早三去唤金龙,不一会儿金龙赶来,李莲英吩咐他率能五,巧六三人去驿站打探,争取找到活着的人问清原委,保护现场,自己随后赶到。

金龙三人走后,杨立山来到李莲英身旁,低声问道:“大哥,形势不妙,驿站遭劫说明地面儿上不安全,我们要多加小心呀!”李莲英听后长嘘道:“是啊,恐怕驿站死去的人是迎接我们的当地官员,屠杀地方官员的事情恐怕只有土匪敢做,咱们速去查明才是上策。”说完早三、晚四将李莲英搀扶上马,玉虎在身后说道:“大总管,您还是坐车吧,骑马不安全!”李莲英一听在理,翻身下马,玉虎又道:“大总管,是否让我在前面开路?”李莲英欣慰地点点头,扭头冲杨立山道:“立山,随我一起上车。”

沧县驿站建在城东门之外,沧县县城说起来可怜,四座城门破损不堪,城墙残破不全。较大的破损处有的用碎砖垒砌,有的用木板木桩横七竖八地插在缺口处,只挡君子,难防小人。说起这驿站就更是寒酸了:土坯房,土院墙,只有大门还有个门的样子,其他的建筑犹如农家柴房小院一般。李莲英到此一看,心里凉了半截。沧县县城还不如京城外的一个村庄。

李莲英率众人进院,只见院中躺着一排死人(是金龙三人提前集中到一处的)。李莲英停住脚步,等候金龙来报详情。这时,只听屋内传来金龙的呼喊,李莲英带人疾步进屋,只见地上躺着两个官员。其中一个趴在地上身穿七品官服的人满身血迹,脸上布满血痕,吃力的抬起手臂,口中低声念叨着:“大人,救命!”李莲英忙让人上前把他抱起,放到宽阔之处。同仁堂的乐老三上前翻看,只听那人口中说道:“请问,你们是不是京城来的客人?”乐大夫回答:“是,这位是内务府大总管李莲英大人。”那人听后脸露笑容,急忙道:“谢天谢地,谢李大总管搭救!”乐大夫问那人伤在何处,那人一指屁股说:“腚上腰下两处伤。”乐大夫急忙上药止血包扎,那人这才缓了些气力向李莲英介绍道:“大总管,下官是沧县知县李不多,上任不到两年,闻知大总管回乡省亲,特来迎接,备下了米面,酒肉。谁知,中午时分突然闯进一伙匪徒,大约五六十人,他们持枪带刀,进院后见人便砍。六个驿卒战死,四个衙役被杀,我带两个随从官员躲到屋内,他们破门而入,直冲我来,口中还喊着:‘六爷!当官的在这呢!’说着举刀便砍,我一闪身腚上挨了一刀,腰下被刺了一剑。两个下属一看不妙,双双上前拼死阻挡,临死前扑在我的身上,我也昏了过去,这才得以活着见到大总管啊!”

李莲英见乐大夫给李不多敷药包扎完毕,这才平下心来细问:“李大人,可知这些歹徒为什么要杀你们吗?”李不多上药后伤口疼得轻了,又被李莲英搭救了性命,忙要从地上爬起来行礼,但身子一动,伤口又疼的不行,只能难为情地说:“大总管,请恕下官无礼。”李莲英明白,客气地摆摆手,随后吩咐道:“三啊,把李大人抬到干净的房间去休息。”

这时,杨立山进屋冲李莲英道:“大哥,逃走的驿站厨师回来了,他说屠杀驿站的一伙人是山东深山县黑虎山的土匪,这伙人把驿站洗劫一空,任嘛儿没剩,这吃食咱们恐怕要另选他处了。”李莲英听后,不慌不忙地说:“吃饭好解决,有知县李大人在,只是发生的事件太过蹊跷!土匪来驿站杀人难道是冲县太爷去得吗?”李莲英话说了一半止住,改口道:“立山,你让那个厨师带大伙去县衙,先解决大伙儿午饭的问题。我与李知县随后就到。”杨立山领命出屋张罗去了。

早三、晚四走来回禀,把李知县安排到隔壁的房间里,李莲英听后说道:“你俩把屋内的尸体抬到外面去,告诉金龙、玉虎,保护好银车和家人。然后把我的车子赶过来,咱们接李知县一同回县衙。”早三、晚四不敢怠慢,急忙行事。

李莲英这才移步来到李不多的房间。这时候的李知县恶梦初醒,思前想后,心中忐忑不安。血洗驿站何人所为?何人指使?他开动了脑筋,冥思苦想,终于缕出了头绪:沧州知府沙立太最为可疑!

这个时候,李莲英迈进房门,李不多趴在炕上一眼看见,轻声唤道:“大总管,晚生叩见。”李莲英寒暄几句后,直奔主题:“制造驿站惨案的是黑虎山的土匪,李大人可知细节?是由谁指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