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未雨绸缪30(1 / 2)

扬州,四季如春,繁华似锦。

扬州除了风土人情,美食也是一大特色。

吃美食一定要到最好的酒楼,这样才能喝到最好的酒,吃到最地道的菜。

喝酒要喝珍珠红,吃菜要吃红烧狮子头,千层糕,翡翠烧麦,最有名的还属灌汤包。

说到这些,蓬莱阁无疑是来扬州的首选。

扬州有两个蓬莱阁,南蓬莱和北蓬莱。

北蓬莱在扬州最繁华的蓬莱街上,这条街人口稠密,车水马龙。

大街上,到处可见做生意的小贩,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十分热闹。

南蓬莱位于瓜洲镇的最南端,这里距离YZ市中心还有几十里路。

瓜洲镇人口已经没那么多,甚至说有点冷清。

但是南蓬莱却是个例外。

南蓬莱位于长江边上,登上蓬莱阁临江眺望,最美江色尽收眼底。

蓬莱阁,生意兴隆,日进斗金,是陈三千的得意之作。

陈三千现在已经年逾六十,过了知命之年。

他大腹便便,身高不足六尺,慈眉善目的样子,见到谁都是笑脸相迎,一团和气。

陈三千穿着十分讲究,上等的江南丝绸,深蓝色的长衫,衣服干净利落。

特别定制的棉布鞋,周围镶着金丝,一身华贵之气。

每天,陈三千都要到蓬莱阁坐坐。

他不喝酒,只喝茶。

说到喝茶,绿杨春是他的最爱。

形如新柳,翠绿秀长,香气高雅,汤色清明,端地好茶。

喝着上好的绿杨春,看着大街上人来人往,在岁月的年轮中慢慢老去,这就是他目前的生活。

但最近几日,陈三千却没有出门,也没有到蓬莱阁。

陈三千的府邸也十分豪华。

檀木做成的大门,上等黄花梨打造的家具。

偌在的厅堂可以容下上百人,厅堂外是一个小型的练武场。

平时陈三千的徒子徒孙们便是在这里练习螳螂拳。

但是最近几天,练武场里却一个人也没有,显得很安静。

大厅里,坐着几个人。

陈玉,陈三千的大弟子,跟随自己已有二十载,与亲生儿子无异。

一身螳螂拳已经青出于蓝,深得三千真传,江湖人称“妙手螳螂。”

可见,其不但螳螂拳功夫不弱,而且招式灵活多变,所以才有了这妙手螳螂的称号。

二弟子,陈汉,身材短小精悍,不但螳螂拳掌握的十分火候,还兼具外家功夫。

虽然是二师弟,但功夫却并不亚于大师兄,陈玉和陈汉都是三千的得意弟子。

只要他一声令下,刀山火海他们眉头也不会皱一下。

再往下首,三弟子唐明,老四唐兴,都是好手,平时一应大小事务都是他们在料理。

有了他们,三千才能安然地过上几年太平日子。

但今天情势却不同,他的几位弟子都坐在靠后的位置,前面的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显然是在等什么人。

此时,只听见马蹄声响,一辆高头大马车,停在了门外。

门外的壮丁急忙进屋通报。

可未等壮丁来到大厅,马车内的人已飘然坐在第一把椅子上。

只见此人一身红色丝绸长衫,高头马尾,眉毛略弯,桃核状的眼睛,精神矍铄,英姿勃发,正是龙形拳掌门人张折。

龙形拳,顾名思义,身走龙形,进退有据,进如蛟龙出海,退如盘龙守山,武林中盛誉百年,绝非廖赞。

有了此人,进可攻,退可守,局势尽在掌握之中。

想到这,陈三千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抱拳道:“张兄,几年未见,风度依然。”

张折道:“陈兄客气了,收到来信,我便马不停蹄的赶来,希望来的不算太晚。”

“不晚,不晚。”三千边说边笑道。

张折刚坐下,门外又来了一人。

只见此人,身高六尺有余,虎背熊腰,浓眉大眼。

厚嘴唇,宽下颚,脸上轮廓分明,正是虎形拳掌门人崔力。

崔力身穿一身虎皮衣,赤裸着两臂,身体上一块块肌肉线条分明。

双臂青筋突起,足见虎形拳已经练到十分火候。

虎形拳,拳如其名,拳出如猛虎出山,开山裂石,势压三军。

有了它,任你招式再怎么变幻莫测,只要沉沉稳稳地一招虎形拳打出,局势瞬间可破,高下立分。

三千见到崔力,笑容堆地更多了。

“崔兄。”

“陈兄。”

二人并未过多的言语,便已知对方想说什么。

千言万语都在这一句简短的问候之中了。

崔力刚坐定,屋檐下已垂下一个头。

然后沿着屋檐倒挂两个来回,攀檐登柱,转眼间屋内各个椅子和柱子上都有了他的足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