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天降横祸21(1 / 2)

只见王头和张先生把账目递给涵笑后,躬身后退,双双跪倒在地。

涵笑赶快上前扶起二位,但二位无论如何不肯起身。

涵笑看看子儒,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只见王头已满头白发,虽然只是三个月不见,但王头已经消瘦很多,人也像老了十年。

王头中等身材,微胖的小腹早已变得平坦,一张方圆脸,枯黄消瘦,头上兀自包裹着白纱布,他已没了一只耳朵,伤到现在还没好。

此时的王头,直挺挺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看着涵笑,眼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只字未提。

跪在王头身旁的是账房张先生。

张先生比王头略高,四十岁左右年纪,一副账房文人气息,头上戴着一顶秀才帽,瘦长的脸,虽然年纪不在,但他鬓角也全白了。

只见他面容憔悴,一双不大的眼睛,眼里含着泪,似有无限愧疚和无奈,但只自跪在那,不发一言。

涵笑接过账目,翻阅查看。

厚厚的一沓账簿,详细地记录了天香楼的收支所有情况。

而在末尾,涵笑看到的数字却让她惊呆了。

她只感到全身颤抖,双手握着账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亏损十二万两!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天香楼居然亏损十二万两。

看着这个天文数字,涵笑呆住了。

子儒站在涵笑的身边,皱着眉头。

“为什么只有支出,却没有收入,收来的银子去哪了?”涵笑问道。

王头和张先生低着头,谁也不说话。

“自从我爹死后,天香楼整整三个月,分文未入,那这么多宾客吃饭的银子去哪了?”涵笑再次问道。

王头和张先生把头垂的更低,依旧不说话。

“即使三个月天香楼分文未入,那以前收来的银子呢,把以前的银子拿出来,也足够天香楼吃半年。”涵笑说道。

此时的王头和张先生已经把头贴在了地板上,无地自容。

“为什么会亏损这么多,即使三个月连续亏损,也不可能亏损这么多银子。”涵笑看着眼前的两个人,不知说什么好。

良久,王头说道:“大小姐,我已是风烛残年,活不了几个年头了。自从老爷开创天香楼,我便是这里的伙计,细细算来,已有三十个年头。”

“有天香楼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小沙丘,旁边是滚滚的江水,在这块沙丘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老爷带着我和几个伙计,在江边搭了一个竹篷,靠打鱼,渡人为生,这就是天香楼的前身。”

“天香楼,地处江心,是来往商船的必经之路。老爸为人好客,为人慷慨,有侠义之风,所以经常有人到家中作客,人脉也越来越广。”

“后来,沙丘的面积越来越大,老爷便带着我们修了码头,供商船停靠。”

“与此同时,我们又多盖了几间茅屋,为客商提供茶点,这便是最初的天香楼了。细细想来,这已是二十年前的事。”

“再后来,便有了大小姐你,老爸终日繁忙,生意也越来越大,楼也越盖越高。”

“直至几年前,天香楼终于盖成,那便是现在的天香楼了。”

“但我却发现,老爷自此时常愁眉不展。但老爷不说,我们做下人的,亦不敢多问。”

“直到三个月前,老爷突然去世,没有留下一句话。”

“大小姐把天香楼交到我们手里,我们理应好好照料,让天香楼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但。。。”王头没有再说下去。

王头从袖口中突然抽出一把匕首,向自己的胸膛刺去。

匕首被打掉了,王头和张先生带着红肿的眼,再次伏倒在地上。

“是我们对不起天香楼,对不起老爷。”

“但是什么,但是你们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对么?王头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和一位妻子,家中只剩一个老母;张先生女儿不知所踪,生死不明。我说的对么?”子儒说道。

王头和张生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泣涕连连,原来竟有人能懂自己的无奈和苦衷。

“你们想以死谢罪,但你们欠我爹的,欠天香楼的,这笔账谁来偿还?”涵笑说道。

“现在你们两个回去把手头的活计做好,每个月扣一半工钱抵账。”涵笑吩咐道。

“是。”二人抬起头,两双饱经沧桑的眼中充满了感激,只要不让他们离开天香楼,让他们做什么都行,因为天香楼也是他们的家。

二人像是拿到了圣旨,跪谢恩典后便退了出去。

涵笑此时打开账簿的最后一页纸,上面写着:下月初三之前结清账目,否则需要变卖房契以偿还所有债务。

而后,纸上列举了几个有意向购买天香楼的买家:

扬州蓬莱阁愿出两万两,金陵杏花楼愿出三万两,江陵醉仙楼出价最高,愿出五万两。

“距下月初三还有几天?”涵笑问道。

“七天。”子儒回道。

七天,七天时间内凑齐十二万两,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从天香楼下来,涵笑带子儒来到了钱庄,钱庄与账房相通,位于账房的东侧。

钱庄四周都是铜墙铁壁,大门上有几道巨大的铁锁。

打开大门,紧接着又是一道大门,每道门上都有三把不同样式的锁,这些锁专门找技艺高超的铁匠打造成。

这些锁,普通人自不必说,即使是偷盗高手,也没那么容易打开。

而如果有人来偷盗,铜锁上面的铃铛就会触发,不但会通知众人,还会触发门墙内的开关,让偷盗之人进退无路,是以这许多年来,钱庄一直都十分安全。

打开最后一道门,涵笑拍拍手,钱庄里立刻跳出来十几个精壮的汉子,他们手中握着刀,眼中放着精光,每个人都身手不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