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只能对不起了(1 / 2)

艺术节的表演依旧在继续,季漠却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平心而论,这次献祭获得的物品可以称得上小神器了,但季漠现在最需要的是钱,是现金,是马尼。

如果季漠有一支船队,那凭借鱼竿的特效,出一趟海,少说多挣个千八百万不成问题。

可现在已经倾家荡产,难不成找个捕鱼船,上去跟人家商量,大哥我给你增加渔获,多的部分咱们五五分,三七也行。

会被送精神病院的吧。

季漠毕竟是回过档的人,他清楚的知道,不管哪种特效,这个效果,它无法横向直观比较。

就算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别人,你怎么向别人证明,这个收益是你带来的,不是我自己欧皇附体。

好吧,你设计一个对比实验,通过实验效果做出了证明,是不是泄露了系统存在?会不会被上交国家?

在咱们这个时代,本质上,大家还是相信科学。

所以,依靠这个小神器赚钱的前提是,你得先有钱。

又回到纠结的死循环了。

先去买匹马跑商?想快速挣钱的话,得跑缅甸这条线吧,贩独贩玉贩人口,提着脑袋打游走。

如果跟袁公子商量,把天峰广场借我半年,有没有可能呢?可能性应该约等于零。

或者找个小点的商业市场,租下来自己运作。

可启动资金哪里来呢?我特么就想搞个第一桶金,怎么一桶一桶全是自己兜里掏出去的……

整个一下午,季漠就在那愁肠百结,直到各级领导和嘉宾起身,热烈的掌声响起,季漠迷迷糊糊的跟着鼓掌,握手道别,驾车返回。

送走仲家两兄弟,季漠关上门,从祭坛空间中取出了惠比寿的神奇小鱼杆,漂亮是真漂亮,蛋疼是真蛋疼。

捧在手中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端详了一番,季漠发现丝线尽头的小包裹上,好像写着一行小字。

“远方的祭者,你的祭品令我回味悠长,然而其中有一些低端的食材让这份美好增添了许多遗憾,这里是曾经的信徒供奉给我的食材,当你下次祭祀的时候,请使用这些食材烹饪。”

“很遗憾,我不是厨子。”季漠一边吐槽,一边打开小包裹,神奇的从黄豆大小的小包裹中,倒出了一个半米见方的木箱。

打开木箱,里面是一个大玻璃瓶。

看到瓶中物体的那一刻,季漠的心脏砰砰的跳了起来,巨大的冲击感一瞬间笼罩了全身。

一、二、三、四……各种角度数了七八遍,一共八只鲍鱼。

两头鲍,不,不止,底下那两只,目测快1.5头了。

难怪说祭祀的祭品低端,季漠送过去的,最多也就算个七头,还是鲜鲍。这差距能有京城到上城那么远。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呐!

得益于上辈子的见识,季漠对鲍鱼有一些认知。

鲍鱼的头数说法,是上世纪最爱鲍鱼的港岛率先使用的,后面慢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业标准,一般是用司马斤(0.6048公斤)作为度量衡,两只鲍鱼能达到1司马斤,就称为两头鲍,差不多是每只300克。

而两头的干鲍,差不多得用三公斤左右一只的鲜鲍才能做出来,这是什么概念呢?按鲍鱼的生长速度,即使是最便宜的南非鲍鱼,也得十几年时间,若是RB三大顶级鲍鱼,三四十年也未必能长成。

所以一直有这么个说法:一口鲍鱼一口金,千金难买两头鲍。

瓶里这八只,应该是RB渔民献给惠比寿的,从棕褐色的鲍身上看,大概率是网鲍,季漠果断摸出手机,对比一下,没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