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明月不染铜臭之腥(1 / 2)

  傅明堂:“……”

  他没有说话,但那张帅脸上清清楚楚的写着“你2B吗”一整句话。

  第16章 明月不染铜臭之腥

  ◎学妹,你现在在哪?◎

  A大作为国家高等学府的领头羊,教育师资雄厚,一场讲座至少准备一个来月,校方会提前在官方公众账号上公布讲座信息,并欢迎世界各地的学生参加。

  一百多年前,众人高举双手呼喊,未来之华国,必要新办教育广布学堂,一百多年后的今天,A大讲座众学子齐聚一堂,每一双眼睛里都沉淀着对知识最崇高的渴望。

  李周华教授作为生农院资历最高的教授,门下有数不胜数的学子照片张贴在A大近五年百大优秀学子荣誉墙上。

  他今天的演讲主题围绕着世界农业发展情况,大方向的给出了几个猜测。

  整个讲座算上工作人员保守估计至少有500人,一开始报告厅还闹哄哄的,直到李周华教授不大不小的声音徐徐从讲台两边的音箱中传出。

  他的节奏把握得十分精妙,语言像是一首迈过岁月依然不曾腐朽的二胡曲,在悠扬的学术奏鸣中,周遭逐渐变得安静下来。

  到最后甚至连零零碎碎的讨论都没了,只剩下笔尖快速划过纸面留下的“簌簌”声。

  讲座结束后有一个学生提问的精彩环节。

  李周华挑了前排几个举手快出残影的学生。

  “老师,农业机械化会是这个行业的未来吗?”青年起立,手上还捏着笔头,朝气蓬勃。

  李周华老师架着金丝眼镜,明明已经到了这个年纪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因为生理原因眼睛逐渐变得浑浊,而他的眼神却充满了朝圣者的澄澈。

  “当然。”他换了个说法,“智能化是每个行业的未来。”

  “那您认为,在新科技的发展下该怎么定位未来的农民?”

  “这位同学,你高看我了。”李周华老师抿唇轻笑,“自古以来,这一类群体有背朝黄土面朝天的隐士、有不惧权贵拔杆起义的勇者、亦有投身科学研究水稻的巨匠。希望你们记住,农民从来都不是某个人或者某类群体可以定位的,只有历史能看见他们的走向,也只有身处于长河中的亲历者,才有幸见证他们的光辉与伟大。”

  话音刚落,掌声雷鸣。

  “李老师,那您觉得世界农业的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