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认亲、提亲、结亲(2 / 2)

  乔玉看到就明白,青杨花了很多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唤醒青楠对家人的记忆。

  青杨最后在信上写:“青楠目前状态还可以,但是回国仍有难度,我与谢老爷子商讨后,认为等青楠成年后,国际旅游开放时,方可回国。”

  乔玉心里明白,谢老爷子坐着轮椅,青楠又是这么个情况,让他们回来一趟不容易。

  只是现在这个年代,她想要申请出国一趟,也着实不容易。

  好在,这个机会没有让她等太久。

  饲料厂第二期的厂房和宿舍、办公区投入使用后,厂子已经是县里的头号饲料厂了。

  在市里,甚至省里,都小有名气。

  乔玉深知“广告”的作用,终于把自己的“健康饲料,粮食制造”给打到电视上去了。

  这会儿的电视广告朴实,乔玉拗不过电视台的人,最后被迫按照时下最流行的厂老板自己下场做广告的模式进行了拍摄。

  广告内容就是一个梳着大辫子的姑娘弯腰喂猪,画面转到小猪奶呼呼的馋嘴模样,片刻过后便是几头洗白白的大猪,乔玉站在旁边,说出自己的产品和广告词。

  说起来是有些叫人难以启齿,但是现在的人还真就认这套。

  广告播出没多久,就有人循着广告来了,开口就是:“是那个麻花辫姑娘用的饲料不?”

  在门口接待的厂子员工哭笑不得,还想辩驳一番,但人家来的人已经等不及了,追着问:“就是那个说健康饲料粮食制造的大辫子姑娘,是不是你们厂产的?”

  员工们无奈,只能点头应下。

  还别说,这年头的广告就是好用。

  毕竟不是谁都能上电视打广告的,那都得电视台审核过了,而如今的电视台属于公家单位,审核都可严格了。

  经过审核上的广告,那在老百姓心里,就是可以信任的。

  乔玉的事业也因此迎来了一次大发展。

  等到88年的时候,乔玉已经是市里的先进劳模、先进农民企业家了。

  拿了好几个大奖,厂子也扩建到三个大厂房,一千四百多名工人。

  而食品厂的发展更加好,只是工人反而没有饲料厂的员工多,因为乔玉参加了几次省里、全国的厂建学习之后,跟英子商量,引入了自动化设备,率先达成60%的自动化程度。

  而饲料厂,乔玉还是保留了一部分人工工序,她将这些岗位留给了一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障人士。

  “不管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总要为他们留出一片土地的。”

  乔玉的汇报发言,也让她上了几次报纸,声名远扬。

  如今乔玉已经年近三十,按照老家的算法,勉强也可以算作“三十多了”。<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