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冒昧而满怀希望的信件1048(1 / 2)

  有些要单独记录,有些要移栽,有些则要处理掉。

  一行有一行的门道。

  乔玉虽然不是他们农学专业的,但好在干活利索,又种过地。

  做这些对她来说不难。

  做完之后,朱教授才给他们开会:“今天难得请到农科院的专家给我们指导,他们虽然不做教学工作,但是研究上比我们先进很多。”

  “抓紧时间把指导意见整理出来,汇总成册,开学之后要分享给放假的同学。”

  乔玉也领到了一份任务。

  这一天还是相当充实的,乔玉回到酒店之后,就老老实实整理笔记。

  接下来的几天,乔玉都一早到朱教授那里报到。

  朱教授他们的团队现阶段主要研究量产经济作物的利用和销售,这方面乔玉作为农民企业家,很有话说。

  朱教授他们根据乔玉提出的问题,做了许多分析模型。

  乔玉跟在这个团队里,忙得飞起。

  不过她对于这种忙碌的状态,已经十分适应了。

  之前又要瞒着村里人,又要来回两边倒腾货物,还不能叫人觉得怪力乱神,比现在可难多了。

  所以乔玉还是挺享受这种知识逐渐充盈进大脑的感觉的。

  唯一有点尴尬的就是,大家都很好奇她怎么认识的钟斯年。

  乔玉不好说她以前跟钟斯年住同一个屋檐下,身份上是一个屋主,一个房客,实际关系上更像是两个合租者。

  她只能说:“钟专家以前在我们村里当知青,他说的那两个大棚,就是他在村里的时候建的。”

  乔玉有点遗憾地说道:“他回城之后我弟弟还接手管理了一阵子,不过这两年他到县里读书去了,没时间打理,加上大棚的年限也到了,现在已经没留下什么了。”

  朱教授点点头:“一般大棚能支撑这么久也很不容易了。”

  来历解释清楚了,但后面的事儿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朱教授他们团队在经过上次的指导意见之后,进行了一些修改调整,这个调整结果的汇报,居然就交给了乔玉。

  理由也很充分——

  “我们跟那些专家都不认识,唯一认识的邓老,他年纪大了,不好打扰他。”

  “正好,钟知青是最年轻的一个,看上去也挺好说话的,你就帮我们做个汇报给他吧!”

  张晓茉他们苦苦哀求。

  乔玉对于写信向钟斯年和一众专家请教汇报这事儿倒是没意见,就是觉得他们“钟斯年看起来很好说话”的结论挺有意思的。

  明明是个最不爱讲话的人,偏偏被他们觉得最好讲话。

  有点儿柿子拣软的捏那意味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