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乔玉的第一台相机(2 / 2)

  要知道前些年因为姚家村自己通电,不再给大芦沟交“借电”的费用,两个村也是闹过矛盾的。

  这回姚金宝主动找上门来,大芦沟的村支书还挺高兴的。

  眼下姚金宝都退了两步了,大芦沟的村支书假模假样地讨价还价了一番,到底还是答应了。

  姚金宝跟徐会计从大芦沟出来,徐会计高兴得不行:“还以为他们不会答应呢!”

  而姚金宝则是懊恼:“这家伙,五千块都答应得这么爽快,早知道应该要八千的!”

  徐会计:“……”

  这就是为什么人家能当村支书,他只能当个村会计的原因吧。

  去几个村子拉了一通赞助,顺便还应下了帮小芦沟和其他两个村子找通电物料渠道的事儿,总算是又凑了一笔钱。

  有了这笔钱,修路也顺利多了。

  85年开春,等冻化了,姚家村又开始修路了。

  这次大家比之前更加用力。

  第一次修的时候还有点儿好玩,结果等了一个冬天,大家心都给等痒了。

  生怕一会儿晚了又赶上梅雨季,紧赶慢赶,总算是在清明前把路给修好了。

  这也是个大事儿。

  农村对于祭祖这些事儿看得重,赶在清明前修好了,回头给祖先也好说一些。

  尤其是以前扫墓上坟不方便的,现在去叫人,都带着股自豪:“我们村的路都修好了!直接从镇上到村里,一点儿不沾泥巴!”

  至于到了村里之后,再怎么样,那就暂且不提了。

  不过他们这路修好了,确实好些不近不远的城里亲戚也乐意回来了。

  通路那天,也是刻碑立碑的时候。

  乔玉的拖拉机还被征用了,姚家村现在都有五辆拖拉机,三辆摩托车了。

  就摆在镇子口往姚家村方向的路口,气派得很。

  姚金宝请老支书来剪彩。

  老支书原本退下去之后就给英子的红薯粉厂帮忙了,很少再出来话事,怕影响姚金宝的威望。

  但这回修路,老支书还是来了。

  修桥补路,这要放在古代,是能被写进族谱县志里的,没有哪个国人能够割舍下这份情感。

  乔玉作为背地里的头一号赞助人,和明面上的前三号赞助人,也得了个剪彩的身份。

  姚金宝还专门请了照相馆的师傅来,拿着一个大架子,把照相机也扛过来了,给大家伙照了好些照片。

  乔玉一看,又心动了。<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