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余小姨融入姚家村(1 / 2)

  “我看他今天中午应该也不会回来了,我定了两百斤的鱼,回头小姨你帮我多做点儿鱼丸,咱们给大舅家送些过去,还给村里的姚太婆,跟吕爹爹吕婆婆他们也送些过去。”

  余小姨点点头,表示记住了:“是该送些过去,他们平时帮你不老少呢。”

  要不是这些人帮忙看顾着,余兰香走的时候,乔玉最大也才13岁,带着青杨怎么活下来的哟。

  眼见余小姨高高兴兴地领了任务,陈乔玉也放心下来了。

  就做鱼丸这个活儿,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完的。

  第641章 余小姨融入姚家村

  村里人集中到一起,要先把鱼给拖过去,一般都是一板车一板车这么拖的。

  然后称鱼、分鱼,最后又一起杀鱼去鳞刮肉,捶打搅拌上劲儿,调料、加粉成型……最后按各家的顺序放大锅里煮,煮定型才算是完。

  这全程大家伙儿都是要一块儿参与的,人家帮陈乔玉家杀鱼,余小姨就得帮人家刮肉。

  七八家下来,最起码也要做到下午了。

  而且今年村里不少人都挣钱了,不再只抠抠搜搜做那么三五斤,一家子十几口子,都吃不上两顿。

  金二婶说村里现在买鱼都是七八十斤起,像陈乔玉这样买一两百斤的,也不在少数。

  反正是冬天,不怕坏,放多久都行。

  余小姨高兴起来,之前覃家老是说对她好,其中一桩就是不让她参与村里这些做鱼丸做年糕这些活……怕她出门说漏嘴了,所以单把她关家里,还口口声声说是对儿媳妇好。

  殊不知人只要活着,那就得跟人打交道,得跟大家一起说话、做事,才算是个人。

  不然,光是在家里圈着吃喝,那不跟动物一样了吗?

  余小姨摩拳擦掌,这回她可算是能做个“社会人”了。

  社会小姨去厨房里煮了面条,码了一点儿昨天晚上没吃完的卤干子卤牛肉在面碗上。

  跟陈乔玉两个人呼噜噜吃完了。

  然后余小姨就把家里的两个用来装水和装吃食的木桶洗干净,用扁担挑着往大队部去了。

  陈乔玉帮忙拿着菜刀、盐罐子那些东西,把余小姨送到大队部。

  大队部这边已经陆续到了一些人,正热火朝天地架案板灶台呢。

  陈乔玉很快找到金二婶和辉子妈她们。

  这些人都是去店里帮过忙的,余小姨都认识,打过招呼之后,立马就加入了。

  陈乔玉算是“有钱”的,拿了一罐子盐,还有一包五香粉来,到时候加在鱼丸里面,浅浅地带一点味,不影响鱼丸本身的鲜香,但是味道的层次能更多一点。

  这些东西她就不跟村里人匀钱了,大家伙儿也会更照顾余小姨一些。

  大灶刚架起来,两口大锅煮着热水,水还没开,远处就传来热闹的吆喝声:“鱼来了!鱼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