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个体户的事儿终于有进展啦!(2 / 2)

  也就是嘀咕了两句:“那我不能这么白白便宜他们了,要叫他们过来,好好批评批评,叫我知道了是哪个村的来祸害我们,我一定叫他好看!”

  ……

  接下来的事儿就好办了。

  陈乔玉搜索筛选,最后确定了学习棉花和大豆的种植。

  一来棉花这东西她熟悉,二来这两个作物都有一定的搁置时期。

  给了农民比较充裕的时间,以后可以慢慢寻找卖棉花、卖大豆的渠道。

  找资料对陈乔玉来说不难,陈乔玉很快就整理出了两个册子,还有接连几期的报刊栏内容。

  姚金宝虽然嘴上不情愿,但是做事儿还是很积极的。

  他怕别的村心里有芥蒂,于是还是在自己村集体的土地上,挤出了两块地,用来种棉花和大豆。

  “也别说我坑他们,这玩意儿我自己也种,只是种的不如姜蒜多。”

  “真要出了问题,我们村也一样受苦,不是为了报复他们的。”

  姚金宝念念叨叨的,去找别的大队商量去了。

  过了没多久,陈乔玉就听说不少村子都种上棉花和大豆了。

  而姚金宝有一天从外面拉回来了两头羊,说是别人赔礼道歉的。

  至于是哪个村,为了村落之间的感情,就没对外说了。

  不过村民大多还是猜测大杨河。

  连孩子们都不乐意去大杨河那边卖糖豆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随着地里的蒜苗和姜苗冒头长高,陈乔玉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时间一晃都到了四月下旬,在跑了五六次县城工商局之后,她终于等到了回应——

  “五月前能把材料补充起来的话,六月,最晚七月就能给你发证了。”

  工商局的人还是不情不愿的,但好歹算是给了个准话。

  也不枉陈乔玉这么忙,还抽空去县城打听。

  之前在县城认识的大哥把陈乔玉拉到他们商会去了。

  交材料那天,陈乔玉顺便也去商会看看。

  说是商会,其实就是县里第一批个体户自发组织的一个小团体。

  平时互相交流一下,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大家也能商量着来。

  人多力量大,商会里还是有不少能人的,这回是有人能弄到货真价实的羊城货了。

  是一批喇叭裤,各种颜色的都有,上面比普通裤子窄,把大腿绑得紧邦邦的。

  但是膝盖下面就越来越宽,到脚踝的地方就像个大喇叭一样,长点儿的话能把整个脚面都盖上。

  那人说:“南边儿早就流行起来了,现在最流行的就是喇叭裤蛤蟆镜和蝙蝠衫,这一回我弄了一货箱的喇叭裤来。”<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