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1 / 2)

  比起来盈亏自负生死有命的个体承包,他们又多了一份集体的保障。

  起码姜蒜能卖出去,最后村里约定了最低价格,等于能兜底。

  一直到深夜,承包户们才各自归家。

  留下来的人,只有老支书、金宝书记、秦主任、徐会计、小冯,还有陈乔玉和姚大勇。

  陈乔玉作为承包户,刚刚也是参会的对象之一。

  而现在留下来,则是作为大队部的编外成员参加核心会议。

  在开会之前,老支书和金宝书记就找了陈乔玉和姚大勇谈话。

  他们两个加小冯,算是村里年轻一代里最为出色的。

  小冯现在已经是大队部的年轻干部了,不好再出面经商,但是能够协助陈乔玉和姚大勇办理村队公社相关的手续。

  而陈乔玉和姚大勇二人,既是承包户,又是路子专业户。

  陈乔玉听明白老支书的意思之后,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姚大勇更是,可以说姚家村承包户今年集体种大蒜和生姜的这个风头,就是从他这里起的。

  “我已经查了最近三年的公、私姜蒜收购价,可以看出来一年比一年高,尤其是私营,随着私营饭店的数量疯长,对姜蒜的需求肯定也会高的。”

  这种情况下,除非在枫桥镇周边有人跟他们一样大规模种植姜蒜了,否则他们村的承包户这一轮,几乎可以站稳脚跟,吃掉整个枫桥镇的市场。

  姚大勇有这样的信心。

  而陈乔玉这边则是可以拓展到更远的地方,村里人都觉得她在县里和省城有“关系”,甭管是什么样的关系,反正乔玉的东西不愁卖。

  陈乔玉觉得也算。

  虽然并不是大家以为的付老师和二姑他们。

  而是县城那些她曾经拉过关系,为了红薯粉跑过的厂子,和省城招待所里小本本上认识的人。

  她可以为了卖红薯粉,一个厂子一个厂子地跑,拿着小本,挨个写信,那为了大蒜也一样可以。

  退一万步,她不是还能卖去现代吗?

  人有了底气,做什么都不为难,路也会越走越顺的。

  光只“种再多我也能兜底”这个念头,就足以让陈乔玉有胆量迈开步子,应下来了。

  金宝队长和小冯把今天承包户的协议书都给整理好了,全村三十六户承包户,除了山林池塘和一些不愿意种姜蒜的之外,有十七户都选择了种姜蒜。

  当然了,两成的前提不止是帮着卖,关键还有技术指导。

  只是这话姚金宝不敢说满了——种地的人看天吃饭,再好的技术,也不能打包票就一定丰收。

  但私下里,陈乔玉和姚大勇还是收到了这样的任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