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报刊栏带来的村风变化(1 / 2)

  去年其实秦主任已经说过这事儿了,但好多人都并不把这当什么真,也没有弄明白周岁的概念。

  农村孩子,落地就是一岁,过了年又是一岁,女孩子说是二十周岁结婚,但其实才十七八周岁,可能就被家里人当二十岁给嫁人了。

  只要不去办结婚证,单纯摆酒的话,又有谁会去管这事儿?

  第511章 报刊栏带来的村风变化

  芳丫听见陈乔玉说这条可以张贴的时候,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

  陈乔玉问她:“你家里现在还催你辍学吗?”

  芳丫摇头:“没有了,我把我跟我弟弟的学费都挣出来了,我奶他们也就不说什么了。”

  芳丫的爸爸过世了,她妈改嫁了,她跟弟弟是跟着爷爷奶奶养活的。

  之前芳丫艰难地上完小学之后,她爷爷奶奶就不让她上学了。

  芳丫说:“我不怨他们,他们养活我跟我弟就不容易了,但我想读书。”

  之前芳丫都是干一阵活儿,挣了点儿钱,交给爷爷奶奶,再交一点儿给学校,在学校蹭课的。

  一直到去年卖雪糕和糖豆,开始挣钱了,才正经补齐了学费,现在还在上初一,比同班的孩子大两岁不止。

  芳丫说:“我爷奶也没催我嫁人,但我也知道,这是因为我现在能挣钱了,我能自己供自己读书了。”

  “但还是有很多跟我一样的女孩儿,上不了学,被家里催着嫁人,我想这个消息总归对她们来说是有好处的吧?”

  陈乔玉看着芳丫,浅浅地笑了一下:“嗯,肯定会的,什么事儿都是积少成多的。”

  去年才规定的结婚年龄,现在可能还不是很多人知道,也不是很多人重视。

  但只要他们天天宣传,从一个人重视,到十个人重视,到一百、一千、一万个人重视,总归是会有所改变的。

  青杨芳丫和姚大勇的部分都选好了,就剩下陈乔玉的了。

  陈乔玉没具体选择哪一部分,而是规划了一下版块分类。

  “大勇哥这块儿我准备按照农贸信息固定下来,以后但凡是有关收购买卖的消息,都在这块贴出来。”

  “青杨那块儿就算教育版块,芳丫的算法制科普版块,除此之外,我还准备张贴三块内容。”

  “其一是农业和畜牧养殖,负责讲病虫害和时节的内容。”

  “第二块是卫生与健康,之前不是有人乱吃药吃死了的吗?我想着我们村不能发生这种事,以后这里会贴一些这方面的消息,尤其是针对老人和孩子的。”

  “那第三块呢?”青杨跟芳丫齐声问道,姚大勇也好奇不已。

  陈乔玉却是笑了下:“第三块么,待定,等我贴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