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陈乔玉获集体支持(2 / 2)

  卖烧饼卖菜的事儿让她知道,一个人单打独斗,始终就是“个体户”,不走黑的话,规模是有上限的。

  但是如果成为源头,薄利多销,前景才是无限的。

  做红薯粉不是为了卖那么一点儿红薯粉。

  等到将来作坊里的人出去把红薯粉也好,酸辣粉也好,拉动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想做这个,到时候大家都知道他们酸辣粉的招牌,那才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第386章 陈乔玉获集体支持

  姚金宝还在犹豫。

  这会儿承包都只是试点试行,还没见成果呢。

  陈乔玉这开作坊……会不会是搞资本主义啊?

  但老支书已经从乔玉的话里听出来了这事儿的好处。

  他眼光长远,又是经历过许多变动的人,看事情不容易被眼下的情况局限。

  乔玉说的对,土地是有限的,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是好事儿,但也意味着土地资源会不够。

  将来只要一成的人就能耕种完村里全部的土地,剩下的九成人怎么办?

  老支书现在倒是还想不到将来会有农村人口流失,去大城市打工的危机,但他已经预见到了这样下去不行,迟早会出现矛盾的。

  他之前就已经想要像大芦沟村那样建个厂子了,只是后来被禾子沟种蘑菇血本无归的事儿给卡住了。

  现在陈乔玉提出来的红薯粉,老支书觉得可以。

  “那这利润怎么算?”老支书问到关键问题。

  现在街面上允许做生意的,其实只有集体产业,像柴爱花他们都属于是在边缘试探,并不十分合规,只是因为小本生意,没有人去管罢了。

  陈乔玉这红薯粉的作坊,只能以大队集体的名义。

  但这样就涉及到利益分配的问题了。

  老支书说:“按说集体的产业,都是集体出力,最后集体分配,但是现在都讲究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这事儿就要先说清楚了。”

  陈乔玉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给村里出租金,给干活的人发工钱,另外借用大队的名义统一收购原材料、进行销售,作为回报,我可以给大队一定的保底收益。”

  “啥叫保底收益?”金宝队长立刻问道。

  徐会计也补充道:“要是按照承包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固定分成,一成收益给的。”

  陈乔玉点点头:“原则上是这样没错,但是我现在刚开始办这个红薯粉作坊,我也不知道能卖多少钱,最后说不定还会亏……所以我想着还是给个固定收益,至少不叫村里吃亏吧。”

  陈乔玉说:“我想个数,一年一千块,将来我的采购、销售手续,大队给我办,老支书,金宝队长,你们觉得呢?”<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