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创业讲究多,随便动手是会亏掉裤子的(2 / 2)

  “走吧,我请客。”

  柴爱花放下手里的抹布,心情愉快。

  “之前在家里,这也不敢吃,那也怕被人看到,就是买点儿什么回去,还要被他们打探挣了多少钱,舍得在外头卖吃的。”

  柴爱花性子又比较绵软,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总是很为难。

  但是对着英子和乔玉就不一样了。

  上个月烧饼摊子上扣掉所有成本,一共挣了一百八十多。

  现在分钱按照四份儿分了,英子和乔玉每人分四十五,柴爱花和张永华一块儿能分九十。

  柴爱花说:“他就留了十块钱在身上,剩下的都给我了。”

  八十块钱,镇上两个职工的工资也不过如此了。

  因此柴爱花也并不用抠搜着过日子。

  “听说国营饭店最近弄了一头牛,这几天都卖牛肉汤,还有土豆炖牛肉,香味儿飘半条街呢!”

  英子立马道:“那我们就去吃这个!”

  三人把打扫的工具归置了一下,又把带来的杂物都搬进屋里锁起来,然后才朝国营饭店走去。

  如今的街面上很热闹了,这两年多少有点“三不管”的意思。

  虽然也没说支持老百姓个人开店做买卖,但是也不再禁止了,更像是“默许”。

  更是有不少公社和生产队,以集体的名义售卖农副产品和一些小工业工艺产物。

  有个公社开了个粮食酒铺,生意还不错,陈乔玉她们看到拎着瓶子来打酒的人都排上队了。

  英子透露道:“其实我爹也在想呢,咱们村不能光靠种地卖粮食挣钱,承包虽然能收点租金和提成,但是也就搞承包的那几户人家日子好过点,村里大多数人还是穷。”

  农村人种地的时候忙,但是等到入了冬,就只能歇着。

  看天吃饭,土地上弄不来钱,吃的都是存粮,所以春夏秋三季才着急,有钱也不敢花,就怕顾不上冬天。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个冬天也就耗空了。

  “要是有个作坊啥的,能叫村里人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都能挣着钱就好了。”英子说道。

  陈乔玉和柴爱花都觉得老支书这想法很好:“那就开啊!”

  早该开了!

  现在富裕的村子都是有自己的产业的。

  但英子却道:“哪那么容易啊,禾子沟搞那个什么蘑菇养殖,结果种出来的蘑菇卖不出去,亏得血本无归。”

  柴爱花道:“蘑菇为啥卖不出去?家家户户都要吃蘑菇的。”

  “刚开始的时候定了不少出去,结果交货的时候,才知道,这玩意儿在路上超过三天,就烂了,根本没法卖。”<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