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乔玉你不会做生意啊,哪有收东西的主动涨价的(2 / 2)

  “妈呀,涨价了!太好了!”

  辉子妈在旁边帮着要称,笑道:“从没听过主动涨价收购的,乔玉,你不会做生意啊,要是换个人,人家不往下压价就不错了,哪儿有主动涨价的道理,就你是个真憨的。”

  陈乔玉乐呵呵的:“还行,还行。”

  她知道辉子妈不是嘲笑她,而是帮她说话。

  果然,辉子妈这么一说,在旁边守着称重的人都纷纷说起来:“乔玉就是厚道,咱们打小看大的孩子,这份心比别个都强。”

  “乔玉是个实诚娃,她生在咱们村,是咱们村有福气。”

  “就是就是。”

  大家对陈乔玉感激得不行。

  如果说以往还说在村里卖虽然不如在镇上的价钱好,但不用来回几十里山路,还是划算的。

  那现在陈乔玉把价钱提上去之后,那就不光没少,还能多挣好些。

  不过陈乔玉为了公平,也为了继续约束大家,说道:“只有达到三级供货人家的才能涨价,头两次都不涨。”

  不然现在突然涨价,对前两次捧场的村民不公平。

  升到三级——也就是第三次收购再涨价,这样既平衡了先前捧场的人,又能够让后来的人更加注重品质,冲着这个涨价,也不敢弄虚作假。

  庆子妈自然是第一个享受到这涨价益处的人。

  她跟庆子姥娘都是特别勤快的那种,家里晒了不少菜干。

  这次拿来的有二十斤梅干菜和雪里蕻干,十斤萝卜干,十斤茄子干,莴笋黄瓜各两斤,干豆角六斤。

  陈乔玉就给她算:“菜干和萝卜干一共三十斤,七分钱一斤,一共两块一,茄子莴笋黄瓜干合计十四斤,八分钱一斤,一块一毛二,干豆角六斤,一毛钱一斤,六毛钱……合计,三块八毛二。”

  比原先的七分钱一斤要多出三毛二来。

  三毛二对现代人来说或许不算是什么,在路上看到都未必会弯腰去捡。

  但是对于老家的农村人来说,三毛二也很不错了,火柴都能买半包了,一年都用不了。

  现在的牙膏也才三毛五一支呢,省着点儿用,一支牙膏够一家人刷一两个月的了。

  村里不像城里,每个月有固定工资拿。

  村里虽然粮食尽够,但是想要买点儿别的什么,就很为难,只能去卖粮食。

  但是粮食的收购价是很低的,以前还不让私下卖,那才叫艰难呢。

  这两年还好点,粮食有余的了,大集上也有人拖一板车的粮食来卖。

  村里人就是这么一点点,攒出来的钱,用到生活的各个紧要处。<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