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乔玉,你又弄啥好东西了?(1 / 2)

  除了英子去镇上了不在家,老支书家里人都过来了,连英子的爷爷奶奶都来了。

  金二婶见到陈乔玉,先是问她:“去江东了?有青楠的消息不?”

  陈乔玉摇摇头:“没呢。”

  找人难啊,多少人孩子丢了,找了一辈子都没找回来。

  金二婶叹了口气,又安慰陈乔玉:“以后再找,以后再找,说不定就像乔丽说的,青楠自己就找回来了。”

  “嗯!”陈乔玉点点头。

  大家这才说起卖鸭子的事。

  陈乔玉把家具厂的来信给念了:“……我估摸着是县电线厂跟他们有业务往来,一来二去说起来了,他们就想着买鸭子了。”

  这种属于集体采购,自来就有先例的。

  只是以往陈乔玉他们这样的生产队都得通过公社统一收购,再统一销售出去,实际上的销售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他们就是个生产组织。

  但从去年开始,风气开放了一些之后,也允许生产队以集体的名义统一购销了。

  只是大家都不敢,也没想过要找这样的渠道。

  只有陈乔玉知道,其实很多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她看过现代的一本叫《大江大河》的小说,里面小雷家的大队支书雷东宝就是最早一批“自谋生路”的人。

  他媳妇儿带着村里人养长毛兔,他带着村里人建砖厂,后面还开了养猪场,最后还收购了电线厂。

  现在陈乔玉就是在带着姚家村“自谋生路”。

  陈乔玉说:“价钱还没谈,你们看卖多少钱合适。”

  现如今的肉价是八毛钱左右一斤,要票的,很难弄到不要票的肉。

  老母鸡一块三一斤,主要是因为不让多养,物以稀为贵,加上如今的母鸡品种,一只母鸡也就三四斤重。

  不过春上放开了一些,养的人多了,现在价钱反而没有那么贵了。

  鸭子比鸡是要便宜一些的。

  姚大勇也不是第一回卖鸭子了,他跟余建国一样,土生土长,本着能挣一毛钱都是挣的心思,价钱开的很低。

  但陈乔玉综合考虑了一下,姚大勇现在养的鸭子也是本土的品种,一只成年活鸭也就是五六斤的样子。

  “现在养鸭子的人不多,大勇哥的鸭子算是紧俏的,价钱不宜压得太低,怎么也得一块钱。”

  这样一只活鸭算下来就是五六块钱,也不算低了。

  陈乔玉说:“而且咱们还得定个规矩,多少只以上才给送,不然人家要一只咱们也给送到县城省城去,那就太吃亏了。”

  徐会计他们过来,也都开始顺着商量起来:“那就这样,活鸭咱们先按一块钱一斤算,十只以内叫他们自己来村里收,十只以上咱们给送到镇上去,三十只以上给送到县城,五十只以上可以送到周边县。”

  再远人家一般也不会找他们了,就近就搞定了。

  陈乔玉点点头,按照周姐的话说,这就很商业化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