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出门一趟,回来成红人儿了(1 / 2)

  徐会计指着厂子门口停着的一辆这年头最为拉风的小型卡车,激动道。

  英子也跳起来,拉着陈乔玉问:“真谈成了啊?”

  陈乔玉笑着点点头:“真谈成了,而且这两车瓜只是头一次的,我估摸着要是好的话,人家还能要第二次。”

  这话姚家村的人都熟。

  陈乔玉承包土地种菜收菜,还有收菜干的时候,都说过这样的话。

  品质管管好,下回人还找。

  他们出来这一趟,总共跑了七八家厂子,十几家供销社和门市部。

  最后有两家厂子答应试试,电线厂要了两车瓜,另外一家厂子说等到十月份再要。

  那会儿天气冷了,城里蔬菜供应量不那么足了。

  到时候再看陈乔玉能提供蔬菜还是菜干。

  供销社和门市部那边没要蔬菜,倒是看中了咸鸭蛋和红薯粉。

  不过人家说:“你们手续不全,我们只能跟你们公社对接,你们要先回队里,去公社开了条子,我们才能统一购销。”

  手续是麻烦一点,但不是完全没希望。

  陈乔玉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全都记下来。

  “我们一回去就办!”

  但凡只要有一件能成,这趟出来也值了!

  第322章 出门一趟,回来成红人儿了

  第二天晚上,徐会计他们依旧住在招待所。

  陈乔玉在付老师家住了一晚。

  第三天一早,大家先去县城的集贸市场和供销社买了些带回去的东西,九点多的时候上了车,往姚家村赶。

  这会儿出门两三天算得上是件大事儿了。

  回村都能说好久的。

  英子出门带了三十块钱,不算少,顶得上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但这还不够,最后买东西买得停不下来,还找陈乔玉借了十块钱。

  一下子花四十。

  陈乔玉觉得英子也是个狠人。

  徐会计跟阿福嫂稍微好点儿,但是陈乔玉看他们也买了不少东西呢。

  给大人的,给孩子的,还有回去分给村民和左邻右舍的。

  这会儿的人出趟远门不容易,总喜欢买点儿“纪念品”。

  陈乔玉没有这个习惯。

  相反她对其他地方,乃至另一个时空的东西都很慎重。

  不过这回来县城是个好机会。

  陈乔玉在县城的集贸市场逛了一圈,赶着划算的东西买了不少。

  钱没花多少,但是一个大背篓,一个大行李包,还有篮子和挎包,都装得满满的。

  这可是她“进货渠道正规”的证明。

  累就累点儿吧,大包小包地回,才叫人觉得信服。

  一路的颠簸不必再提。

  中午到了镇上,大家一致决定不吃饭了,尽快回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