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现在的学生……也得种菜?(1 / 2)

  周姐说:“要想富,先修路。”

  陈乔玉内心深深遗憾——谁说不是呢!

  可,即便老家那边的路修好了,她这也没办法通往现代啊!

  不过周姐的话还是给了陈乔玉很多启发,既然主要限制是路,运输只能靠她自己,那她就要关注产品的类型。

  要么是产量大但体积重量小的,方便她一次运好多过来。

  要么就是产量少但单位价格高的,这样她一次运一个或几个过来就行。

  陈乔玉谢过周姐,顺便又拿到了1200个鸡蛋的“成本”,1440块。

  分成要下次来再收。

  周姐还觉得挺不好意思的:“要不我现在先结给你也行,我目前还是按照两块钱一个卖的,不过我已经在考察了,有些精品蛋包装一下,能卖到两块五。”

  在周姐看来,1440元钱的成本是陈乔玉跟他们村里人谈的,是要给村里人的,不属于乔玉。

  其余乔玉负责前端的简单包装跟运输,和菜农、鸡农的沟通联络。

  而她则负责后端的销售,各自都要付出不少经历和稀碎成本。

  陈乔玉不肯跟周姐透露交通成本、初级筛选包装的人工和成本,周姐便也不跟她算铺租和一些工商税务手续方面的事儿。

  两人直接平分毛利。

  这是周姐想到的最公平合适的分成方式。

  只是周姐不知道,对陈乔玉来说,烧饼摊子上挣的钱,还有一些从现代陶腾过去老家倒卖的小玩意儿挣的钱,就足够她在老家那边铺开成本的了。

  现代的钱,可以说是白赚的。

  陈乔玉仔细把钱收好,这回挣了一千四百多,她准备把一千的整钱继续塞到老宅的墙缝了。

  剩下的四百多跟先前手上剩下的两百多零钱放一起,留着慢慢花。

  不过陈乔玉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起来要买什么了。

  日常的米面粮油每次来都会带一些回去,家里就她跟青杨两个人,其实吃不了多少。

  蔬菜自己有种的,还承包了田地,现在就已经吃不完了。

  暖壶鞋刷搓衣板这些都是买一次能用很久很久的,不用经常补货。

  衣服鞋子被褥也差不多,虽然可以想换就换,但是陈乔玉也不愿意太扎眼了。

  这么想想,头一次生出了“拿着钱不知道该买什么”的感觉。

  叫人怪尴尬的。

  周姐见陈乔玉站在店铺门口发呆,就问她:“还没想好去哪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