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凑不齐家庭生产小组啊(1 / 2)

  陈乔玉这是铁了心要改头换面啊!

  沸沸扬扬的家庭承包制一直讨论、修改、调整到五月底。

  这期间陈乔玉已经又卖了五次鸡蛋了,鸡蛋的数量也从三天五百个,增长到三天七百个了。

  她的钱也越来越多了。

  现代那边,四月底到五月底,一共卖了11次鸡蛋,鸡蛋数量从两三百到最近的七百,平均算下来是四百多个一次,也就是五百块钱。

  原本她手里还有四百八,买自行车花了70,每次过去吃饭坐车什么的,花了一百多。

  还买了两百多的肉,主要是烧饼摊子上用的,还有一些自家吃的粮食啥的,算下来三百多。

  四百八花得干干净净。

  但鸡蛋卖了五千多块钱,还有零零散散卖菜卖了几百块钱,她在现代的余额首次达到六千块钱!

  整整六千块钱啊!

  就算是红票子,那摸起来也是相当扎实的一叠,陈乔玉真是藏钱都藏得胆战心惊的。

  几块钱丢了她都心疼,更别说这可是六千块钱啊!

  除此之外,陈乔玉在老家这边也挣了不少。

  去年过年前她手里有差不多六百块钱,中间花的不多,毕竟日用杂货基本都是从现代两元店买的,粮食上村里分的就够她和青杨吃的了,隔三差五还能从现代带点儿东西过来打牙祭,所以也没另外花钱。

  加上烧饼摊上一直有进账,所以即便从四月开始给鸡蛋钱,陈乔玉现在手里剩的钱也还是越来越多。

  鸡蛋钱陆陆续续花了三百多了,但烧饼摊子上就挣了两百,还有食材差价什么的。

  她手里的六百块不仅没少,还多出了两三百块。

  现在也就吃差临门一脚,就能破千了。

  存钱这事儿会上瘾,以前陈良姚金花的打压下,她攒个两块钱就挺高兴了,一攒到十块钱就赶紧给省城二姑寄过去。

  后来分家了,她跟青杨身上一共也就两块多钱,那会儿她想的是什么时候能攒够二十块钱,给青杨交学费、杂费、买书本钢笔。

  后来她攒到了一百块,她就舍不得动那一百块,忍着把花销控制在零头上。

  于是一百块就变成了两百块,十张大团结就变成了二十张大团结。

  直到现在,厚厚的一叠大团结,她还想凑打到一百张。

  那样她也算是个千元户了。

  怀揣着这么多钱,她不做个承包户都说不过去了。

  六月初,姚家村轰轰烈烈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终于要落实了,全村人都放下手头的一切活计,赶去晒谷场,准备抓阄。

  村里大部分人都愿意承包土地。

  做别的他们可能还有点儿胆怯,怕没经验,做不好,亏本。

  但种地就没得说了。

  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地过来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