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众人齐心养鸡崽151(1 / 2)

  陈乔玉接过来一看,有七八本书,厚薄不同,类型也不同。

  大致分为三类。

  有一类是比较严肃的全国形势、政策。

  有一类是比较专业的经济分析。

  陈乔玉坐在小板凳上,认真皱眉翻阅着。

  老实说……看不懂。

  字儿她能认识个七七八八,但连在一起,说的都是啥啊?

  她翻找到跟79-82年的相关部分,盯着书上的文字——

  “改革开放是国家社会主义路线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

  “提高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陈乔玉:“……”

  能感觉到肯定是好事儿,不然现代也不会这么发达。

  但这个的理解难度对她来说实在是超纲了。

  全都认识,但全都不懂。

  陈乔玉有些沮丧,她就初中文化,青杨现在也才刚上初中,估计靠他们姐弟俩是有点儿难理解了。

  难怪每次县里、镇上下来啥政策,公社都要组织大队长去学习。

  反复嚼烂了往下传。

  合着本身的政策普通人根本就看不懂啊!

  陈乔玉珍惜地把这两类书收起来。

  虽然看不懂,大致知道是往好的方向变革就行,具体的等她以后再更了解现代的时候再钻研吧。

  最让她感兴趣的还是第三类书。

  这一类更偏向小说,或者自传。

  像讲城里青年到农村又回城经历的《血色浪漫》,还有讲从农村慢慢混迹到城里的《我的父亲母亲》,和《大江大河》、《人世间》这样的跨越六七十到八九十年代的故事性书籍。

  陈乔玉珍惜地翻看着,等看到里面写的大炕,写的煤炉子,写的一件衣服老大传给老二,老二传给老三,传到最后补丁摞补丁,都看不出来衣裳原来的样子……

  她才觉得熟悉、通透。

  她非常高兴地对韩爹爹韩婆婆说:“这些书太好了,尤其是这几本,对我很重要!”

  太专业太尖端的东西她看不明白。

  但这些书她能看明白,里面的主角卖扣子,她就想起来以前村里也有人去城里倒腾扣子。

  里面的主角支了摊子卖馄饨——这不就跟她现在推着炉子卖烧饼一样吗?

  她好好看看这些,就能看到里面的主角的经历。

  什么样的事儿会有风险,什么样的事儿应该趁早干,抢占先机。

  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指南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