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高科技”(1 / 2)

杨柳看着交头接耳的考生,看着指指点点的围观百姓,看着一脸希冀的少女,气定神闲。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演讲:

“我知道,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大家会觉得很突兀,甚至会感到被冒犯。

但这些话,我必须说。

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都是亲历者,见证者。”

见杨柳开口说话,所有人都陆续安静下来,等杨柳说完开场白,贡院外再也听不到任何杂音。

“三百年前,也曾有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那时,女性的活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待在闺房,留守家中。

即便是出门,也得裹得严严实实,惟恐被别人认出来是女子。

而且,每次出门,必须在一个时辰内回到家中。

不然,就会被人说是不守妇道,不知廉耻。

那时的女性就像是圈养在家中的奴隶一样,毫无自由、人权可言。

当时大宋皇帝是宋太宗,他体察民情,废除了限制女性自由的陈规陋习,让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样,自由上街,自由出入各种公共场所。

而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风波,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社会上更是流传着众多关于宋太宗的流言蜚语。

暗讽的诗词文章、歌谣屡禁不止。

但仅仅是在一年后,所有流言蜚语都销声匿迹了。

因为,大家发现,自从女性进入社会后,社会充满活力。

国家因此更加繁荣;家庭因此更加富裕;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正是因为宋太宗的变革,才有了今日欣欣向荣的面貌。

今天,我们也将推动一场变革,将共同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历史已向我们证明,女性也有力量,女性也有智慧,女性也能撑起半边天。

为什么我们不向前在走一步,打破科举的城规陋习。

让女性也可以参加科举,可以入朝为官,服务百姓。

让男女更加平等。

今天,就是历史性的时刻。

我们有幸能够见证和参与。

让我们一起,抛开束缚,破除陈规,勇敢地往前迈一步。

让我们这群读书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留下一些属于我们的烙印。”

杨柳说完,围观的少女们欢声喝彩。

接着,考生中也开始熙熙攘攘出现一些叫好声。

很快,考生中的叫好声就连成一片,在贡院外沸腾起来。

杨柳跳下案桌,走到李子意跟前,恭声道:“殿下,小女说完了。”

李子意点了点头,一脸欣慰:“你叫什么名字。”

“回殿下,小女名叫杨柳。”

“杨柳,拿着你的东西,进贡院,准备考试。”李子意一脸认真。

“谢殿下!”杨柳面容激动,嘴角也开始微微抖动。

“进去吧,不用在女扮男装,换回你自己的装束。”李子意说完,便转身向贡院走去。

杨柳看着李子意离去的背影,不禁红了眼眶,李子意走远后,她才意识到,她还不知道李子意是几皇子。

不过,她脸上很快就挂上了笑容。

因为,她看见,李子意进了贡院。

“难道殿下是本次春闱科考的考官?”

在李子意同意杨柳进入贡院参加科考后,考生们就开始议论纷纷,猜测李子意是哪位皇子。

有趣的是,绝大部分人都猜对了。

在他们看来,这种打破城规的事,只有不按常理出牌的李子意才能够做得出来。

虽然大家没见过李子意,但李子意早已名声在外。

当考生们看到李子意带着欧阳可寻走入贡院时,喧哗之声更盛。

“难道四皇子是本次科考的考官?”

“四皇子怎么还带了一个女的进贡院?”

“看来这次科考非比寻常。”

……

“四皇子?”

“他竟然是四皇子。”

杨柳听着大家的议论声,脸上又惊又喜。

当队伍后面的考生在得知李子意允许杨柳参加科考的消息后,十分不解。

甚至有些考生言辞激烈,恶语相向。

“四皇子,这不是胡闹吗!”

“真是胡扯,女子参加科举成何体统!”

“圣人有言,女子无才便是德,读书都读到哪儿去了,圣人之言都不听。”

……

当林牧得知李子意允许杨柳参加科考后,他抬头望天,黯然神伤。

“小妹,如果你还活着该多好。”

“如果你还活着,你也能参加科考了。”

“小妹,以你的聪明才智,肯定能够金榜题名。”

……

李子意进入贡院,见范名成也在,便给范名成说了,他要在贡院和考生同吃同住三天三夜。

范名成听后,对李子意的做法大加赞赏。

在他看来,李子意这样做能够拉拢人心,能够让本次科考金榜题名的考生,追随李子意的决心更坚定一些。

李依依和李思思也持这样的看法。

但李子意的想法很单纯,正如她所说的一样,他作为本次科考的考官,就应该和考生同吃同住。

考生能在号舍里待三天三夜,他作为考官,也应该在贡院里待三天三夜。

在他看来,他和所有考生都一样,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在得知李子意要留宿贡院后,范名成也决定留在贡院。

李子意没对此发表任何看法,因为,他认为考官就应该留在贡院,这和地位、年龄都没有关系。

而他的这一举动,不经意间就在大宋创造了一个历史。

之前,从来没有考官会住在贡院。

他们都是考试前来,考试后走。

住贡院,绝无可能。

毕竟,每一位考官都位高权重。

当天下午,李子意把偌大的贡院走了个遍,并作了很多安排。

见贡院只有男茅房,他特地命人去工部找人,新建了一座女茅房。

他担心茅房的异味会影响到茅房附近的考生,特地买了很多熏香放在旁边。

他见号舍里只有三支细小白蜡烛,又自掏腰包为每间号舍添置了三支喜事专用的红烛。

总之,李子意一下午只在做一件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力求为所有考生提供一个最舒适的环境。

李子意所做的一切,都被考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刚开始,部分人还认为李子意在作秀,在收买人心。

但到后来,他们渐渐意识到,李子意是真心对他们好。

他们那能想到,一个皇子居然会关心他们这些无名小卒。

当他们得知李子意要睡在贡院,而且还要和他们同吃同住三天三夜以后,对李子意的崇敬之情进一步高涨。

当晚。

李子意和欧阳可寻就睡在考官所待的房间里,两人一人一张条凳,并排而睡。

欧阳可寻十分贴心,在李子意的条凳上铺了一层真气,在条凳的两边竖了两块真气屏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