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她叫徐莲(1 / 2)

晚饭前夕。

范名成将科考涉及的所有书籍,全部给李子意送来了。

其实,也不多,百来本而已。

李子意趴在床上吃过晚饭以后,就开始阅览这些书籍。

他的速度依旧很快,没有受到伤势的影响。

这也充分证明,“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毫无道理。

如果李子意看书这一幕,被参加科举的考生看见,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

仅仅用了一个时辰,李子意便把所有书看完。

李依依和李思思作为李子意的姐姐,为李子意有这种天赋感到高兴,但也备受打击。

在她们看来,这种打击已经不在同一个维度之上,而是降维打击。

在伺候完李子意看书之后,两人便受不了离开了。

李依依和李思思走后,房间里就只剩下李子意和欧阳可寻两人。

没办法,伺候李子意的重任,只能落在欧阳可寻身上。

欧阳可寻抬手一挥,卧房里的书桌,就被她轻易而举地挪到李子意床边。

接着,她再次抬手,李子意悬空转了九十度后,被轻轻放下。

“可寻,你这样,让我很尴尬。”李子意尴尬一笑。

“不这样,我能有什么办法。”欧阳可寻坐在书桌旁,和李子意面对面。

“其实,你可以提前给我说一下,让我有个心理准备。”李子意笑道。

“下次,下次一定。”欧阳可寻明知李子意知道,故意这般说。

随后,欧阳可寻开始磨墨,她认真的样子,把李子意看入迷了。

“别发呆了,赶紧出题。”欧阳可寻铺好宣纸,见李子意还看着她出神,嫣然一笑道。

李子意微微一笑,开始出题。

之后。

李子意说,欧阳可寻写,两人配合十分默契,宛如一人。

不到半个时辰。

科考考题在两人的合作下,大功告成。

如果李子意出题的经过,让本次科考的考生知道,不知他们又会作何感想。

好在这是机密,参加科举的考生不会知道是谁出的题。

更不会知道李子意是在半个时辰里出好的考题。

欧阳可寻放下毛笔,将宣纸递给了李子意。

李子意接过宣纸,看到上面的字迹,不禁赞叹道:“可寻,没想到你的字也写得这么好,平常也没看你舞文弄墨啊。”

“我也没看你舞文弄墨,那你的字为什么写那么好。”欧阳可寻微微一笑道。

李子意将宣纸递回给欧阳可寻,笑道:

“可寻,其实你什么都好,就是不肯表现出来。

声音好听,你不说话;

笑得好看,你不笑;

字写得漂亮,你又不写。”

“哎~”李子意笑着叹气道,“要不是我,还没人知道你有这么多优点。”

“你这是在夸我,还是在夸你自己。”欧阳可寻嫣然一笑。

“都有。”李子意笑道。

随后,欧阳可寻将考卷装入木盒,将书桌归回原位,再将李子意顺回原位,和李子意闲聊了一会儿,便回房休息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欧阳可寻在东宫所住的房间,一直都是太子妃的房间。

李子意和欧阳可寻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也只有他们两人,才会这样觉得。

在其他人看来,这是一种暗示。

他们认为,李子意和欧阳可寻已经暗生情愫。

李子意和欧阳可寻亲密的关系,就是证明。

就连李依依和李思思都曾私下问过李子意,李子意只是微微一笑,没做回答。

李子意心里很清楚,他和欧阳可寻的关系纯洁无瑕。

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

李子意和欧阳可寻都情窦未开。

………

翌日。

范名成被李子意叫来东宫。

李子意将出好的考题给范名成过目。

“范大人,你看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的。”李子意真诚道。

范名成打开木盒,取出考卷,开始认真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脸上便起了惊讶之色。

越往后看,惊讶之色越浓。

看完之后,被震惊到目瞪口呆。

范名成难以置信地看着考卷,不断回看已经看过的考题,惊讶到迟迟说不出话来。

良久之后。

方才开口道:“殿下,你出的这份考题旷古烁今、惊为天人,下官才疏学浅,岂敢修改。”

李子意没和范名成客套,而是真诚道:“范大人,既然你觉得可以,那你就把它交给皇上,后续的事,麻烦你多费心。”

“是,殿下,我现在就去把它呈给皇上。”范名成激动道,“后续的事,请殿下放心,下官一定会让科考如期举行。”

李子意点了点头,范名成便离开东宫,觐见皇上去了。

皇上看了李子意出的考题,很是满意,当即下旨刊印考卷。

之后的日子里,李子意都在东宫,李依依和李思思也是早来晚归。

三姐弟因祸得福,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毕竟,若李子意身上无伤,想让他规规矩矩待在东宫,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

除此之外,李子意趴在床上还完成了一件大事,他把李依依和南越二皇子王锦年的婚约推迟到了明年三月。

这件事,让李依依高兴不已,她一激动,竟然在李子意脸上亲了一口。

这让表演艺术家李子意都羞红了脸。

而这事之所以成功,还得归功于李子意实实在在的苦肉计。

李子意在皇上皇后来东宫看他时,他从头到尾都在卖惨,眼泪都差点被他挤出来。

皇上无奈,最后只能答应他的要求,派出使臣前往南越,和南越商议延期事宜。

而派过去的使臣就是翟青,这乃李子意钦点。

李子意给翟青下了死命令,延期之事商议不下来,就待在南越不要回来。

翟青无奈,只能领了李子意的军令状前往南越。

这段时间,李清辉一直很惶恐。

在他看来,李子意应该会有所动作才对。

然而,十多天过去,李子意毫无反应,这让他越来越琢磨不透李子意的心思,不知道李子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李清辉派去丹宁郡河西县的人也已经回来,向他禀报说,苏浙和李光的家人已经灭口。

其实,苏浙和李光的家人都活得好好的,河西县县令在收到苏浙和李光的户籍信息,以及李子意的指令之后,就预感到有麻烦会找上门。

果不其然,第二天,李清辉的人就找上门,传了李清辉的口令。

好在县令早有准备,李清辉的人一到,县令就把他当做钦差大臣一样对待,吃喝玩乐,样样齐全。

李清辉派去那人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没多久就开始和县令称兄道弟。

县令趁他兴致高昂,提出了纵火计。

简单来说就是,晚上趁两个衙役家人睡着的时候,送上一把火,让所有人葬身火海。

李清辉的人受了县令的好处,对县令百般信任,没有任何犹豫,便同意了县令的计策。

当天晚上,县令安排的人按计划行事,先将两衙役的家人转移,然后烧了两座空房子。

第二天,县衙收到村民报案,县令便派捕快煞有介事的去查看了一番,捕快回来禀报,两家人全部烧成焦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