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扬州宴(2 / 2)

“哎呀,您来到我这里,那临海就没有人才了啊。”王导赞叹地拍了拍任性客人的肩头。

话语间,旁边的奴仆已经为这位贵客斟满了美酒。任姓客人听到王导的话,睁开眼睛,先是一愣,随后大悦。他立刻拿起案头美酒,一饮而尽,朝着王导微微一礼,开口道:“大人过誉了,临海虽远,乡野间却也有志士仁人。”

角落里,几位西域僧人也未能融入这场欢乐的盛宴。他们身披白袍,头戴毡帽,雅利安特色的五官立体,一脸的卷曲胡子打理的整整齐齐。他们面庞严肃,似已在喧闹中入定。

王导丝毫不以为意。新曲再起,他向任姓客人微微示意,请他继续赏鉴。然后优雅地转身,满脸笑容地走向了那些西域僧人。

他边走边弹着指,发出清脆的声响,配合着音乐的节奏。来到僧人们面前,他用梵文唱起了歌颂的曲调:“兰达兰达,兰达兰达…”

僧人们听着王导的歌声,十分惊讶地睁开眼睛,看着他热情洋溢的面庞,不由得都笑了。他们跟着王导,一起大声唱起了这首梵文的颂歌。

一时间,整个宴会厅中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欢歌声。所有的人都看着王导和僧人们,为王导的智慧和胸怀敬佩。

“至喜呀至喜,咱们的见面真是至喜!”已有奴仆来到乐厅传话,把歌词意思告诉了伶人主管。

音乐变得轻盈而欢快,伶人们排练许久的的胡旋舞,迈着轻快的舞步,来到了宴会厅,邀请宾客们一起起舞。独特的音韵,如清泉般洗涤着每个人的心灵,让所有人都感到了欢喜和温暖。宴会的气氛因此变得更加热烈,四座皆欢,把这场盛大的宴会推向了高潮。

一直在庭院里观察着情况的年轻男子,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不愧是导哥儿,看样子今天之后,扬州城里各大家族对王家好客亲民的评价,基本不会再被动摇了。衍哥大才,南渡之计,确实是要导哥儿来执行,最为合适。

扬州,这座地处江南的都市,因水道纵横,湖荡棋布,故有“江都”之称。夜晚的扬州城更是如诗如画,月色映照下的街道宛如一条条银色的绸带,串联起一座座高楼大厦。那华灯初上的琼楼玉宇,在月光下更显出一种迷离而梦幻的色彩。

这个年轻人,是不久前刚大败给陈敏的王旷,王导的堂哥。他注视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这里是他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然而,此刻的他,却有一种深深的疏离感。尽管他对这个城市了如指掌,却感到自己与它越来越远。这是因为他知道,无论扬州如何繁华,他都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里,只能像今天这样,偷偷地一窥繁华。

月华如练,映照在宽阔的长江江面上,仿佛一条银色的绸带。夜色愈来愈深,月光如水洒在扬州的大地上,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银纱。南渡之计,也是在一个月夜定下的。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

《世说新语》: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群胡同笑,四坐并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