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风暴前的宁静(1 / 2)

天亮了,微弱的晨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房间。

沈启伸了一个懒腰,舒展僵硬的肌肉,就赶紧坐到电脑前,观察其模拟器的状况。

一个季节,一个变故,就很容易大幅度削减人口,拖垮本就脆弱不堪的经济,这对于发展中兹夫尔部落是极为不利的。

虽然有时间暂停的功能,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根本就不会使用。

因为不止是处于时间的人们,肉体被定格在原地,尤其是意识也会被瞬间切断。

试想一下,正在从事建筑作业的工人们,忽然意识变得模糊,两眼一黑,失足从高空跌落,那会是个什么结果?

来自波内亚的学者,已经“自愿”绑上石头沉入汪洋大海,成为寇涛鱼人的餐前点心。

与此同时,兹夫尔部落也多出了一位经济学家,商业学家,还有几名专业研究“爆破药水”的行家里手。

人口经过一个季度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万五千余名,粮食库存也将要见底,这已经是部落能够承受的最大人口了。

紧接着,沈启便将那些已经几乎丧失剩余价值的老年农奴,全部送上战场。

他也没指望着一帮老头子上阵杀敌,只是为了减少粮食的损耗,让他们体面的去死罢了。

所以经过一系列减员操作,粮食又再度充盈起来。

另一面,格温按照严格的宫廷礼仪设宴。

餐桌上铺上丝质桌布,纯银制高脚杯,盐碟,骨碟,汤匙,刀叉,都已经摆放就位。

她一早就到市场,去买来十几种鱼,取材最鲜嫩的部位,才制成一餐,除了沈启常喝的葡萄酒,还有现烤得面包。

做完这一切,她便跪在餐桌前,每隔十五分钟便提醒一次,那些因为等待时间,而变得冷掉的面包,都是直接被倒进垃圾桶,又重新烤上一炉。

沈启对这种“妈妈式”的催促,感到不厌其烦,可是又面对这样一个每天换着花样讨自己欢心的小姑娘,发不起一点脾气。

只能放下鼠标,坐在餐桌前。

仅是早餐,就供应了八十八道菜,正餐三十八道,饮品二十八道,另有二十二道甜品。

看着桌子上的餐食,沈启嘴角一阵抽搐,觉得这未免也太奢侈了。

仅仅是简单吃了几口,就又迫不及待地坐到电脑前,观察城墙建造进度。

由于兹夫尔部落本地生产的大多是一些粗石、还有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根本就挖不动的灰岩,真正能用作建造城墙的石料是少之又少。

所以就极大依靠进口波内亚的石料,贵金属大量流失,但是沈启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现代黄金主要应用在宇航工业和医疗业,还有电器业,而对于原始部落而言,黄金就只是一种闪闪发光的石头,跟黄铜也看不出太大的差别,反正颜色都差不多。

不是拿来做首饰,就是代替大量贝壳的交易。

只要不是用黄金去进口那些没用的刀叉勺子就行了。

部落邻靠林地,都是上好的木料,茅草倒是成了“稀缺资源”,所以索菲娅也在推进,将原本的树屋,茅草屋,改建为纯木风格的斜顶木屋。

十五个部落,已经被征服四个,还有三个部落主动归降。

作为一个中国人,沈启的骨子里就有大一统观念,所以基本上就拒绝了那些提出“共治”“分治”的部落。

…………

在广阔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迎风航行。

这支舰队由40艘重型战舰,72艘桨帆战船组成。高高耸立的帆船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中翻滚,船桅上挂满了厚重的帆布,随风飘扬。

指挥舰上,舰队的统帅站在高处,凝视着远方的海域。他身着铠甲,手持一杆华丽的长剑,雄伟而威严。他的目光透过望远镜,紧盯着前方的目标——兹夫尔部落。

名义上,北海作为兹夫尔部落的内海,其余国家一旦靠近,都会立即遭到舰队打击。

正当指挥官打算率领舰队,阻敌登岸时,忽然看见了波内亚的旗帜。

但兹夫尔人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命令工匠们扔掉锤子,换着青铜胸甲,露出健硕的肌肉,时刻准备着战斗。

他们严阵以待,手握长矛和投矛,等待着一声令下,冲向敌人。

学者只抵达不到四个月,波内亚这次到访,绝对另有企图。

沈启虽然不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但还是通过【神迹】界面,将这件事传达给每一个部落居民,让他们时刻做好准备。

大祭司最先到场,他有些紧张地命令奴隶们,在海面上铺满火酒桶,一旦波内亚舰队有任何进攻企图,都会用火箭引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