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户部亏空(2 / 2)

路遥:“皇上请问,微臣言无不尽。”

弘治皇帝问道:“朕听屠爱卿讲,是你在南阳府衙仅用一刻钟就找出了银钱的亏空,这你是怎么办到的?而你作为一个县的推官,又为何能对你们南阳府每一个县的财税营收都了如指掌?”

路遥知道这是他不能藏私,能不能更进一步就看这一下了:“回陛下,路遥从小记忆力就比一般人要强一些,虽然做不到过目不忘,但是不管任何账目,只要让我看上一遍,我还是能记上一两个月的。”

“至于找出亏控,那就简单了。由于我知道南阳府每一个县的支柱产业,自然对每一个县每一年能交多少税,心里也就有个数了。再对着账本做一个加减,如果数字相差太大,那就一定有问题。”

弘治皇帝点点头:“朕还听说,你有一手非常厉害的心算之术,能不能为朕演示一下?”

太监王岳递过来一个厚厚的账本。

我要看见那个能当砖头的大账本。皱着眉头道:“皇上,我需要纸笔。”

弘治皇帝指着旁边的一个小几:“那有。”这是朝中大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弘治皇帝是想让他在那拿支笔拿张纸。

路遥也不懂这些规矩,拿着账本就在那小几后边盘腿坐下。旁若无人地以一秒一张的速度算起了账。

不到一刻钟时间,路遥便把这个厚厚的账本从头翻到了尾。并在旁边的白纸上写下了几个数字。

路遥合上账本拿去那张写了数字的白纸:“陛下,我已经算好了。你给我的账本事户部茶税的账本,如果单从这账本上看,弘治11年,户部茶税的账有七处对不上。共计亏空478532两9钱银子。”

弘治皇帝这时也来了兴趣,走到小几前边问道:“哦——那你说说他们是怎么把银子弄走的。”

“流水混帐法。”路遥道:“记账的官员把进的帐和出的帐混在一起记,并且只记账,不做定期结算,并且就算是同一人之初的银色与归还的银子数字也对不上。”

“他借出银子的时候是整笔出的,归还的时候是分十几次甚至于几十次进行归还。并且借出与归还的账目是在一起混着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杂乱的流水账。”

“这一年的账本都有400多页,除非到年底有一个非常高明的算学胥吏进行结算,要不然就这样被他们蒙混过关了。”

屠勋气愤道:“陛下,户部茶税司其罪当诛!”

控制皇帝在御书房中度着步道:“朕一直怀疑户部这些年的帐有猫腻。也派人暗中查过,但是没有查出什么结果。”

“路遥,朕问你,除了动用一个算学胥吏定期结算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避免这种亏空?”

路遥不加思索:“借贷记账法!”

弘治皇帝面色一喜:“详细说说。”

路遥道:“这借贷记账法虽然简单,只要一个通算学的人都能学得会,但是要详细的讲解,也不是一时半刻能讲完的。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陛下就明白了。”

路遥说着快速的用笔在纸上画出了一个表格。又在表格上方写上了路遥,弘治十三年六月初一巳时末这一行字。把表格拿给弘治皇帝看。

“先说一个最简单的,就像这样,比如说,我在六月初一,支走了10000两银子。”路遥说着,在表格的第一行写下了-1万。

路遥就拿了一张纸,画了同样的一个表格:“而我在六月初五,还了500两。”路遥说着,便用桌子上的朱笔,在第二张表格上写了个+五百。

…………

这么基础的东西不需要作者君详细说明了吧?那样也太水次数了。

路遥把填好的两张表递给皇帝看:“就这样,咱们不管他是借了几次,还了几次,把借和还分在两张纸上,分开记清楚。然后把这两张表格,并在一起保存,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算它的最终结余就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