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子的功劳才是第二(1 / 2)

吕文华再怎么着也是识大体的。于是躺在榻上接口问道:“还有什么人没抓到?”

卢月顿了顿道:“回大人话,匪首赵天顺赵天有兄弟,船老大刘金科,茶摊掌柜许卫东,还有参与作案的一众匪徒,一个都没抓到县衙里来。”

这话就等于是明说:诸位大佬咱别闹了,赶紧把人送来,咱结案吧。

杨兆明本来就跟文官不对付,这会听到这话,心里不由得想:“你个七品芝麻小官算什么东西,跟跑我这阴阳怪气?老子可没抓什么匪徒,找到税银第一时间就给你送来了……”

这才想明白,卢月这话不是针对着他说的。

吕文华这个时候脸色已经成锅底了。心道:“你个小B崽子什么意思?安排个坐次都办本府难看,现在还想从本府手里抢人抢功劳?你知不知道本府为了抓住这两个人,都受重伤了。还折进去200多个官兵,你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都想从我这把人要走,谁给你的胆子,让你一个七品官从我这手里要人?”

这两位多少还有点涵养,可是李二虎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蒲扇大的巴掌把桌子一拍,道:“卢县令,你什么意思?有本事你自己去抓人,老子手里的人是不会给你的。我和我手下的900多兄弟,还靠这点人头吃饭呢。”

卢月心中那个委屈呀,他这人本来就是个书呆子,没什么交际功能。心中刚有点想法,嘴一秃噜就给说出来了,他哪能想到对方的反应会这么大。

连忙解释道:“大人,大人,我不是那个意思。就算给我天大的胆子,我也不敢从你手里抢人呀。但是这个案子自始至终,都是我们南阳县衙在办,你老人家只需要抬抬手,把人贩送来,让我审一下,我好赶紧结案呀。这抓人的功劳当然是您老人家的,下官可不敢觊觎。”

这三位听了这话,心里才好受点。

可是再一想就又不舒服了:“凭啥我们抓的人要送给你去审?还得给你送去?你要是我们的上官也就罢了,区区一个七品县令,还想以下克上?再说了,人送给你审了,万一审出什么重大线索还不是你立功?”

于是三人异口同声:“这不可能!”

卢月心中那个郁闷呀:“我只是把人要来问问话,我好结案,你们都不愿意,那你们仨今个来我这干啥?仗着你们官大来消遣我的不成?”

可是他哪里知道,是他这个书呆子自开始就办错了事,说错了话。

师爷庞京生在一边看着听着,手心都急出了汗。

心道:“我的县老爷呀,我到底给你当师爷是对是错?怪不得你在这个南阳县干七年,你都升不上去,就你这一跟上官说话就得罪人的样儿,换做我,我也不给你升官。”

但是现在,卢月是它的主子东翁,庞师爷也不得不站出来给他打圆场:“诸位大人,诸位大人,我家那人不是那个意思。这个案子是我们四家一起办的,从案发到案件告破,才用了一天时间,又是400000两税银的大案,这是泼天的功劳啊,我家大人只是想拿到人犯口供,好赶紧结案,也好为诸位大人叙功不是?”

吕文华看着自己手下的这个知县,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你看看,同样是一句话,为什么一个师爷说出来让人听着就顺耳,你说出来让人就觉得那么难受呢。到底是自己手下的官,多多少少还是得护着点。

于是缓和了语气道:“卢知县,虽然我们仨都是你的上官,但是你也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这案子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你在这个案子上所立的功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毫无疑问,你是首功!”

“但是案子并不急着就这么结。这么大的事都是赵氏兄弟做的?有没有什么同伙?或者什么幕后主使?这些都要弄明白。事情一定要做细,做实,不是一时半会儿都能办完的。”

又顿了顿,与杨兆明与李二虎对视一眼,道:“眼时你要做的事,写一封奏表,向京城报捷。这40万两税银,可是牵动着太多人的心,你总不能让皇上和一众臣工,跟着你揪心不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