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悟7(1 / 2)

一日清晨,天气凉。

有一少年到来观中。

他无精打采,不爱与人言,简单的为父母祈福后,便打算离去。

我远远看出少年心生死意,便叫住了他,问他为什么没有活下去的意志。

少年见我看透他的心情,便与我简单诉苦。

他从小被家人贬低,说他笨,说他无甚用……

哪怕他很努力的达到家人的期望,可迎来的从不是认同或者赞扬,有的只是被嫌弃。

家人只会各种的挑剔,找他缺点……

少年问我:“向我这种没有用的人,活着有什么用?”

我没有直言,而是指着地面被人踩踏的青草,问:“它有什么用?”

少年答不上来,只是看着我。

我有指着一边的果树,问:“他有什么用?”

少年立马回:“它可以结果,供人食用。”

我笑着点头,把地下的青草拔起,用青草编制了一个简单的小蚂蚱,然后交给一个小孩玩。

那小孩子拿着青草编制的小蚂蚱,开心的蹦蹦跳跳,跑到父母面前炫耀。

少年看着这一幕,不由得低头,看向地面毫不起眼的青草。

我说:“青草也是有用处,可以供羊食用。”

少年苦笑一声,说:“好像只有我没有用!”

我摇了摇头,自问自答:“这个世界上可有无用之物?”

“答:没有!”

“这个世界上可有有用之物?”

“答:没有!”

我道:“事物本身并没有无用或有用之分。”

“有用以为用,无用无以用。”

“事物的本来作用便是它真正的用处。”

“一件事物当你明白了它的作用后,它便变得有用。”

“一件事物当你无法明白它的作用,它便是无用之物。”

“任何事物都有它独有的作用之处,当超出它本身的属性后,它便变得没有一点用处。”

“人亦是此理。”

“你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而否定自己。”

“你不要因为别人的贬低、打压,而陷入自嘲、自卑。”

“你要学会了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别人!”

我的言语引起了少年的共鸣,他眼中有着泪,也有着深深的感激。

“吃不能用,用的不能吃!”

“如火不能当水用,水不能当火用。”

“万物群生各有各的作用,若不能明白此理,不能发挥自身用处,万物群生皆是无用的废物。”

“人同样得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若是不能明了,终身是庸人。”

少年这一刻终于明白了,

从前,没有人认同他。

而我却是第一个读懂他的人!

他释怀的笑了。

望着远方蔚蓝色的天空,他的笑容里留下了眼泪……

此后,少年常到观中做义工,处处都有他发光发热的身影,他贡献着自己力量,帮助了许许多多来观中祈福的人们……

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日,天凉。

一名中年人前来请教,我接待了他。

中年人说自己读过很多圣贤经典,他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那经典背后所讲的东西。

他与我叙述着自己的种种见解,神采飞扬,这一刻的他,好似摸透世界的运行规律,有种掌握乾坤的自在感……

中年人说:“先生,您也算是悟了的人,我今前来是问道的,还请先生赐教。”

我没有说话,起身给中年人添茶,一直到溢出来也没有停下。

中年人急道:“先生,满了,已经溢出来了!”

我这才放下茶壶,笑道:“你带着答案来找我印证,你让我说什么?。”

“如同这杯茶水,已经满了,再往里倒茶水只会溢出来。”

中年人一时哑语,刚刚的自得之意荡然无存。

他说:“惭愧,先生见笑了。可我还是想请先生一说,以作印证!”

我见中年人心有不甘,便道:“你若明了不用我说,你若不能明了,我说了你也不信!”

中年人辩解道:“先生,您不说,怎么知道我不信?”

我道:“也是哦!说的再多,不如站出来遛两圈看一看!”

中年人神色一沉,显然是听出一些弦外之音,这话有喻示着他刚刚夸夸其谈的嫌疑。

我起身正转三圈,接着又倒转三圈,转完后,我问中年人:“你看到了吗?”

中年人说:“看到了”

我道:“这是就是我要说的答案!”

中年人道:“这算什么答案?世界万物从来都是顺着来,而曾有过逆着行?”

“太阳东升西落,万年不变。春去秋来,四季更替,古今不变。生老病死,人人皆知。”

“万物都是顺行,可曾有过逆行?”

“道即是规律,只要掌握这种规律,人就会活的如鱼得水。”

“知道了白天黑夜,人就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知道了太阳东升西落,人就知道什么是东南西北!”

“知道四季更替,人就会应时节而生!”

“知道什么是生老病死,人就会明白如何治病救人。”

中年人说:“顺则生,逆着死!”

我言:“你说的对,随顺世间是对的,这样生活的更加如意,若是与世间人逆行,则被世间人抛弃、排斥,处处碰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