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猫一样蹦跳的人31(1 / 2)

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好,交通工具并不普及,尤其是自行车,还远远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普及程度。在这个时期,我的父亲是公社里的邮递员,他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都要走很多路,投递邮件。

然而,父亲的工作却因为一件事情而有了很大的改变。那就是邮政局决定发给父亲一辆崭新的绿色的自行车,这对于当时的父亲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这辆自行车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父亲的工作效率,也让他成为了公社里备受羡慕的对象。

每天,我们家的院子里都会挤满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是来看自行车的,有的是想向父亲学习如何骑自行车。这些人中,有邻居,有亲戚及其附近的村民们。他们都被这辆自行车所吸引,想要体验一下骑自行车的感觉。

这辆自行车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甚至晚上也不消停。有时候,半夜家里有人突然生病,父亲就会立刻骑上自行车,帮忙把病人送到公社医院去。这辆自行车,不仅成为了父亲的工作工具,也成为了我们家的救命恩人。

在那个年代,自行车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交通工具,它代表着方便,代表着快捷,也代表着希望。而对于我的父亲来说,这辆自行车更是他工作的重要伙伴,是他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

然而,在这众多的人中,只有一个男人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之中。他是由家人陪同前来的,他的出现,让整个房间里的气氛都变得怪异起来。

这个男人身材极其魁梧,他的体重估计有一百六七十斤,每一个肌肉都充满了力量。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只有一铺大炕,那个男人一坐到炕上,就仿佛失去了控制,他的动作变得异常激烈,像一条山猫在蹦跶。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如此壮硕的男人,在炕上像只发疯的山猫一样蹦跶,那种场景是多么的震撼。他的动作之大,让人担心他会不会把炕都给跳塌了。他的这种行为,让人感到既惊奇又害怕,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了。

然而,尽管他的行为如此怪异,我还是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一定是在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否则他也不会做出如此激烈的动作。我看着他,心里充满了同情,我希望他能够尽快恢复健康,不再受这样的折磨。

这就是我对那个男人的记忆,他的身影,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让我无法忘怀。虽然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他的样子,他的动作,他的痛苦和无奈。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人们的就医条件有限,对于一些突发的疾病,很多时候只能依靠人力来解决。这个病人的家庭也不例外,他们需要找一个强壮的人,骑车带着病人去公社医院。他们找到了我爸爸,希望他能帮助他们。

爸爸了解了病人的情况后,问那个病人:“你能不能忍一段时间不蹦,否则我也没办法骑着自行车带着你?”病人以及他的家人一起说道:“能!能!能忍一段时间!忍不住时,你让他下来跳一会就行了。”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信任,也让爸爸感到一丝欣慰。

爸爸知道,这个人肩负着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必须尽快将病人送到公社医院。

在出发前,爸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让那个病人穿上了一件厚实的棉袄,一可以防止他受凉,二可以保护那个病人,防止跌着他。

于是,爸爸急急忙忙地准备好一切,骑上他的自行车,载着那个病人,开始了漫长的路程。

这段路并不好走,有的地方是崎岖的山路,有的地方是泥泞的小道,但爸爸没有退缩,他一路克服困难,只为了能尽快将病人送到医院。他的心中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知道,他正在做的事情,是救人的事情。

这就是我爸爸,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却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人们都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我爸爸就是像雷锋那样的人!他的行为让我感到骄傲,也让我明白,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有责任心,有使命感,就能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后来听爸爸说,那个病人到公社医院后,给他治病的是公社医院里那位著名的老中医窦先生。窦先生看了看那个病人后,就拿出十三根银毫针,全部扎入了那个病人的身体。过了一会儿,窦先生又在每根银毫针尾上弹了几下。又过了一会,他又在每个银豪针尾上撵了几下。大约过了有半小时的时间,窦先生用右手食指和中指,点在那个病人的眉心,嘴里嘀咕着什么。又过了一会后,就把病人身上的十三个银针全部取了出来。而后又倒了一杯水,并水里面放了一些什么药粉。边把水杯递给了那个病人边说道:“把这杯水喝完后,把账结了就回家去吧。”病人就这样好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