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岭异事29(1 / 2)

蚂蝗岭是一座位于巨大群山中的山岭,虽然高度不算高,但却十分神秘。关于它为何被称为蚂蝗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原因。

蚂蝗岭上林木茂盛,岭的那边是一条清澈的小溪,虽然蚂蝗岭离村庄很近,但是村民们都不愿意到那里去。因为传说蚂蝗岭那儿到处充满着诡异气息,还有专门吸血的怪物。

据说,曾经有一些胆大的村民前往蚂蝗岭探险,但他们再也没有回来。人们在山脚下发现了他们的衣物和工具,却找不到任何关于他们的踪迹。

因此,蚂蝗岭成为了一个神秘而可怕的地方,人们都尽可能地远离它。虽然没有人能够证实这些传说是否真实,但村民们都不愿意到蚂蝗岭去。

今天和大家说的事情,就发生在这神秘而又可怕的蚂蝗岭。

在民国初年的时候,赵家庄的地主赵老财拥有着一大片五十多亩的梨园。每当梨树挂果的时候,赵老财总是担心会被人偷偷摘取,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让自己的佃户,光棍汉李瘸子去看守这些梨子。这片梨园中设有房子,有锅有灶,甚至还提供伙食,李瘸子听到这个消息后,自然是非常高兴。于是,他便牵着自家的大黑狗,兴高采烈地前去上任了。

赵老财的梨园位于赵家庄的一处偏僻角落,梨园的后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山蚂蝗岭。蚂蝗岭杂草丛生,树木参天,那里毒虫遍地荒凉无比,长年没有人敢去,当地还传说,蚂蝗岭上有个妖怪专门吸食生灵的血。

可是山岭下,赵老财的梨园却环境优美,梨树成片,每当春风拂过,梨花飘落,犹如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而如今,正值梨子成熟的季节,一个个梨子挂满了枝头,压弯了树梢,看上去非常喜人。

李瘸子来到梨园后,便开始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每天都会牵着大黑狗在梨园中巡逻,防止有人偷偷摘梨。而大黑狗也非常尽职尽责,一旦发现陌生人接近,它便会立刻吠叫,提醒李瘸子。这样一来,赵老财的梨园在李瘸子的看守下,果真没有发生过果子失窃的事情。

一天早上,赵老财家的佣人像往常一样,准备给李瘸子送一些粮菜。李瘸子是赵老财家的长工,因为他的右腿有残疾,大家都叫他李瘸子。佣人拿着粮菜,踏上了去梨园的小路。然而,当佣人来到梨园时,却感到了一股莫名的死寂。他发现房门紧闭着,这在平时是很少见的。佣人习惯性地骂了一声:“李瘸子,你他妈的睡死了,太阳晒着屁股了,还不起床。”然后,他用力地捶门,可是里边却没有任何反应。

佣人这时开始觉得有些奇怪,因为李瘸子养的那只大黑狗性子很烈,平时一听见风吹草动就会狂吠不已。可是今天,怎么没有半点动静?佣人回过头一看,眼前的情景吓得他目瞪口呆。原来那里已经没有了那只大黑狗,只剩下一具骨头黝黑的狗骨架子,骨架子上面一点肉也没有,好像是被灼烧过的一般。那个佣人再回头看看紧闭的房门,就觉得一股寒气从后脚跟涌起,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恐惧让佣人忘记了手中的粮菜,他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回到赵老财家。赵老财听完佣人的叙述,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赶紧派人去报官,希望官府能尽快查明真相,毕竟人命关天。赵老财心中疑惑重重,李瘸子是怎么死的?那只大黑狗又是怎么死的?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二十分钟后,警察局命案组赵义科长带着几个手下就来到了现场。他们推开围观的群众,严肃而认真地走上前去。赵义科长首先听取了那个佣人的叙述,详细了解案发现场的情况。然后,他又细心地看了看黑狗的尸骨,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接着,他们将房门打开了。

在房门打开的那一瞬间,一股腥臭之气迎面扑来,令人作呕。几个人探头向屋里看去,尽管他们早有心里准备,眼前的情景还是让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西墙边,一具人的骨头靠在那里,上面已经没有半点皮肉附着,骨头也和大黑狗的一样,颜色黝黑。从骨头扭曲的样子来看,死者临死之前是多么的痛苦。

赵老财辨认出,死者就是李瘸子,因为李瘸子的右腿二十几岁时因事故断过。赵义进屋后仔细地观察着屋内的情况,发现整座屋内除了李瘸子和那个佣人的脚印、指纹外,并没有别人留下的痕迹。而且没有人为打扫的痕迹。他们检查了屋内的每一个角落,试图寻找线索。

况且法医检查死者的骨殖后也没有发现有刀割之类的痕迹。死者骨殖黝黑,看样子应该是中剧毒而死。法医取下一点骨骼附着物,经过化验,死者生前确实中过毒。但是这种毒却和任何一种化学毒剂都不符合,像是一种比蚂蝗毒强百倍的毒。这一切都让赵义科长感到案情愈发扑朔迷离,他决定要深入调查,揭开这个神秘的毒物之谜。

赵义进屋后仔细地观察着屋内的情况,发现整座屋内除了李瘸子还有那个佣人的脚印、指纹外,并没有别人留下的痕迹,而且没有人为打扫的痕迹,况且法医检查死者的骨殖后也没有发现有刀割之类的痕迹,死者骨殖黝黑,看样子应该是中剧毒而死。

赵义在李瘸子的房子里仔细搜查了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经过一番努力,他在墙角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一些图纸。这些图纸有几张显得陈旧,而有一张却很新。然而,赵义一眼就看出,这些图纸竟然是一份破旧的地图。

这份地图是一张赵家庄的地形图,它详细描绘了赵家庄周边的地形地貌。地图上的线条细致而清晰,标注了山川、河流、道路等各种地形特征。而最吸引赵义目光的,是地图上特别标注的一处蚂蝗岭。

蚂蝗岭,这个让人心中充满了神秘和害怕的地方。他仔细观察地图上关于蚂蝗岭的标注,发现这个地方位于梨园边不远处的蚂蝗岭上的小山。这给在地图上的形状独特的标记,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

赵义对这个神秘的地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过一番比对后,他确定那个特别标注的蚂蝗岭的图标,就是梨园边不远处的蚂蝗岭上,那个只有稀疏灌木丛和荒草的小山。

赵义结束了在李瘸子房子里的搜查,带着发现的地图回到了警局。他直接去了局长王威志的办公室,向王威志报告了今天的案件进展。

然后,赵义语气严肃地对王威志说:“我怀疑这张地图上特别标注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古墓,而李瘸子的死与这个古墓一定有关。”

王威志一听,立刻来了兴趣。他示意赵义坐下,然后认真地说:“请你详细说说你的理由。”赵义点点头,开始详细解释自己的推断。

首先,赵义告诉王威志,他在李瘸子的房子里找到了一张标注着蚂蝗岭的地图。这张地图显然已经有些年头,但上面的标注依然清晰可见。接着,赵义指出,地图上特别标注的蚂蝗岭位于梨园附近,那里只有稀疏的灌木丛和荒草,并不起眼。

赵义继续分析,他说:“根据地图上的标注,我认为蚂蝗岭可能隐藏着一个古墓。而李瘸子之所以会死,很可能是因为他三十多年前,他就发现了这个古墓,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一直没再去,只是这一次又进去了,因而才招来了杀身之祸。这几张旧地图和这一张新地图就是例证。”赵义的话让王威志陷入了沉思,他觉得赵义的推断有道理,决定支持赵义继续调查这个案件。王威志一听来了兴趣,忙叫赵义坐,让他再说一下理由。

赵义语气深沉地说:“我们县位于北地,自古以来,王侯贵族们都喜欢在这里建造墓地。那蚂蝗岭上的小山,其形状就像是一座大墓,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这座小山上有一些特殊的标记,就像石门、甬道,这些都是古墓中常见的构造。”赵义接过话茬,他摊开手中的地图,指着上面一些类似于石门、甬道的标注,详细解释道:“这些标注与古墓的构造密切相关,它们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了那个小山就是一座古墓。”

赵义接着深入阐述自己的推断,他说:“如果我的这个推断成立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李瘸子无意间发现了这座古墓,并找到了古墓的入口,深入其中,探索到了这座古墓的一些秘密。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李瘸子的这张地图前半部分纸张已经发黄,至少有三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后面的纸张却很新鲜。这也就说明,其实早在30年前,李瘸子就已经发现了这座古墓,并对它进行了探索。但是,中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他似乎停止了对古墓的研究。至于他那离奇的惨死,说不定与这座古墓有着密切的关系。”赵义的话让警察局长王威志陷入沉思。

“下一步该怎么做?局长。”赵义请示道。面对赵义的询问,王威志局长沉思了片刻,然后回答:“下一步,我们恐怕只能进入那座古墓,才能揭开这个谜团。”赵义一听,立刻表示了疑虑,他说:“那我们应该不应该向上级或者文物部门请示呢?”王威志的回答让赵义吃了一惊,他脱口而出:“你傻啊,那个古墓里一定藏着大量的陪葬品,要是通知了他们,我们还能捞到什么好处?”

赵义一听,立刻明白了王威志的意图,他说:“捞好处?那不就是盗墓吗?”王威志哈哈一笑,似乎并不在意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说:“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我们说不定今天还活着,明天就见了阎王,我们总要为妻儿留下点财富不是?”赵义明白了,原来王威志是抱着这样一个心态。他并没有反驳,也没有应允,只是敬了一个礼后,就离开了。

赵义的心情很复杂,他知道,他需要做出一个决定。他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对与错,还有他的责任和义务。他知道,他不能只考虑自己,他还需要考虑他的同事,他的上级,以及他们的家庭。

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和精心策划,古墓探险的人员名单终于确定了。参与这次神秘探险的三人分别是赵义、警局后勤科的科长王奋,以及一位警员。在这三位探险者中,王奋的身份颇为特殊,他是王威志的亲侄子。王威志作为警局的资深领导,此次行动正是他亲自指定的。

赵义对王威志的这一决定心知肚明,他明白王威志的用意。王威志一直对古墓中的宝贝垂涎三尺,担心赵义会私自占有其中的珍贵文物。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王威志决定派遣自己的亲信王奋参与探险,以便时刻监视赵义的一举一动,确保赵义无法独吞墓中的宝藏。

尽管赵义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他也明白,这次探险涉及到巨大的利益,王威志作为他的上级,有权利派遣自己信任的人参与行动。而赵义自己,也需要在这次探险中全力以赴,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以期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认可。

在探险行动开始之前,赵义与王奋和那位警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尽管赵义心里清楚,这次探险之旅必定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挑战,但他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根据李瘸子提供的图纸,赵义三人经过数日的艰苦寻找,终于在蚂蝗岭那个布满荆棘的小山的东南角找到了古墓的入口。在找到入口的那一刻,他们不禁感叹古墓的隐蔽性和设计的精妙。赵义作为队伍的领导者,身先士卒,第一个顺着那个只能容纳一人通过的洞口进入了古墓,紧随其后的是王奋和另一位警员,他们小心翼翼地鱼贯而入。

在进入古墓后,赵义让手下们点燃了手中的火把。王奋对此表示不解,他疑惑地问道:“咱们手中都有强光矿灯,还点那个火把干什么?”赵义耐心地解释道:“古墓内常年与世隔绝,空气稀薄,如果火把熄灭了,就说明墓中氧气不够用,我们就不能继续往前走了。”听到赵义的解释,王奋才恍然大悟。

这是一条幽深且漫长的甬道,它的形状是圆拱形,高度大约在五六米之间。甬道的墙壁是由无数块青砖精密垒砌而成,砖与砖之间的缝隙紧密相连,仿佛在诉说着建造者的严谨和智慧。赵义、王奋和李毅三个人小心翼翼地在这甬道中约莫走了几十分钟,他们步履蹒跚,时刻保持着警惕。

就在他们以为这条甬道没有尽头的时候,前方的道路被一道石门挡住了。这道石门厚重无比,约有几千斤重。三个人上前合力推了推,但石门却纹丝不动,仿佛在嘲笑他们的无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