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见春台(一)(1 / 2)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帝启元年,大齐新皇登基,根基不稳,外族乘机南下,意欲分裂大齐北境领土。在大齐的北境烧杀抢掠,截获过往的商队,然后筑上城墙,以防大齐回过神来攻打他们。

新皇御驾亲征,将朝中事务全权交于其胞弟端王手中,打响了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战事万分艰难,但或许是天助大齐,在外,李将军与其子捐躯后,其女李洛代替父兄之位上阵杀敌,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开国之战打出了一位战神,打响了大齐天威。

在内,因皇帝对端王的极度信任,让端王能够放开手脚,处理一切事务。他扶持着摇摇欲坠的大齐国政,隐约可见即将枯死的树干冒出新芽。

帝启十年,国家终于在战后恢复过来,处处歌舞升平,百姓称道不已,哪里都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模样。

大齐西南境某座深山,纷纷扬扬的大雪连下三天,此刻终于停了。山脚的驿站悄无声息,驿道上不见一人。许是看这大雪天,都躲了起来。

时维冬至,南池村家家架起面板,将磨好的面粉拿出来,准备擀饺子皮,等到晚上吃团圆饺子。大人们有说有笑,手里没停活,孩子们也围在旁边,好玩似的把面团戳出一个窝,被自家母亲一巴掌挥开,温声劝他们自己去玩。

屋内其乐融融,虽然屋子大多简陋,但炭火的温暖气息却让房子变得极为温暖。然而屋外,大雪茫茫一片,沉沉地压下来,一层又一层,好像永远也化不开,显得这个蛰伏的小村庄更加与世隔绝。

在一片茫茫雪色中,这些错落的房子静静矗立着,静谧又和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只有缓缓升起的灰白色的炊烟在宣告这是一片桃源乡。然而总会有那么些破坏这份和谐的存在——

“木木!你找到了没啊?”一个穿着大红色夹袄的小男孩伸长了脖子,朝不远处一片林子里不耐烦地喊着,周边的雪被他踩了个结实,形成一个直径一米的圈,嘟嘟囔囔着什么“都怪你”“早知道会这样”。

林子里迟迟没有回声,男孩忍不住往前走了一步,看见不远处林子里影影绰绰的黑影,又打了个激灵,退了回来,继续在他那结实的冰圈里上演真人拉磨,像是下定决心不把那地走穿绝不离开。

“我说,实在不行算了吧,我们再不回去,嬷嬷该生气了!”男孩又喊了一嗓子,这次才终于见着一个人影从林子里出来。喜形于色,也不再管他脚下的雪了,冲上前去,“怎么样?找着没......”

话音刚落,怀里就被塞了个木鸢,当即大喜,不再管出来的人,拿着木鸢就往家里跑回去。

木木看着这个高度和宽度都差不多的红色大球在雪地上越滚越远,撇了撇嘴。指尖悄悄地摩挲着,她刚刚不小心戳到了男孩的夹袄,触感厚实,肯定很暖和。

刚入冬时,嬷嬷*拿出这件红色夹袄打算让木木试穿一下,被二财看见,又哭又闹说着他要红色的。嬷嬷一听他的哭闹声,好言好语哄着,十分自然的就把夹袄套在了他身上,全然忘记了一旁的木木。

最后把二财身上脱下来的深蓝色棉衣给了她,这还是去年二财的衣服,好几处的棉絮都已经薄了。

木木沉着脸,缓步往回走,一点不着急。两只手冻得通红却懒得放进口袋里捂着,偶尔还要去扯一扯往上缩的衣服。脸上脏兮兮的,也不知道多久没洗过了,刚刚为了帮二财找那个木鸢,还在林子里蹭了一脸灰。

等她这么慢悠悠地晃回家,天也要黑了,甚至还飘起了雨。雨滴和冰粒噼噼啪啪砸下来,打在头上生疼生疼。

木木揉着被砸疼的脑袋,掀起挡风的门帘,就看见嬷嬷正一手抓着二财,一手拿着热毛巾往他脸上抹,嘴里絮絮叨叨说着:“都冬至了,还跑去乱晃乱晃!看你这脸脏成什么样了......赶紧听话,我给你擦擦......”

嬷嬷听见声音,抬头看了看门口,见木木回来了,也招呼着她去洗洗脸,晚上好吃饺子。

木木看了他们俩一眼,默不作声地点点头,走过去沾了沾脸盆里的热水,随手抹一下算了事。嬷嬷终于帮二财擦完脸,看木木这个样子,叹了口气,却没再说什么,转身把水倒进蓄水桶。

木木洗完脸,就打算去厨房帮忙,结果迎面撞到一个人身上,肩膀被人扶了一下,就听见头顶传来声笑,“木木急着去哪儿?”

木木往后走了一步,揉着鼻子错开了高勇的手,朝他点点头,“二叔。”

“嗯,”高勇早就习惯了自己这个侄女和他们的生疏劲,没放心上,接着喊嬷嬷他们,“母亲,香儿他们已经蒸好饺子了,可以来吃了!”

“欸,就来就来!”嬷嬷嘴里应着高勇,另一边又好声好气地劝二财别玩木鸢了,一起去吃饺子。

木木打心底里瞧不起二财,明明就比自己小了三岁,好歹是个十二三岁的人了,还跟个五岁的孩子一样要人哄着,嬷嬷他们也真的把他捧在手里怕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怕他哪里不开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