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战云再起140(2 / 2)

大名府乃是东京在北面的屏障,可不能让一群尸位素餐的货色占据这等重要位置。

官家既然有这个意思,兵部当然就受命开始进行处理,可是一追究下去,才发现,大名府留守是蔡太师的女婿,高唐州的知州是高太尉的叔伯兄弟,这可怎么处理?

哎,总有那没关系的!

比如这东昌府的虎骑,叫做张清的,自家军队被偷袭炸营了,损失惨重,现今手下无兵无将,收拾掉了也无妨。

好,就你了!

败战将不死,革职拿问,刺配江州!

处理完大名府的后续事务之后,朝堂之上又开始考虑这李鬼的问题了。

这贼人胆敢行刺皇帝,还成功在大理寺天牢之中救走了钦犯,又过五关斩六将闯出了大名府军队的包围圈,这一桩桩一件件,简直就是在疯狂打朝廷的脸面。

最让朝堂之上无法忍受的,其实还是这厮在民间的风评居然极好。

当日在开封府前,李鬼把一切暗地里的阴暗东西都给撕开了,赤果果的摆到了现场所有百姓面前。

百姓不但知道了有多少权贵暗中害民,还亲眼看到了皇帝是如何“赐毒酒”给救人的大英雄的。

如果说过去百姓还只以为皇帝被奸臣蒙蔽,那么现在京城中的百姓便已经对皇帝究竟是不是个好东西产生了怀疑的心理。

有那多疑的,以及家中有人受害的,甚至怀疑这些暗中操控“无忧洞”害人的权贵后面,是不是就有官家在撑腰。

而最糟糕的是,朝廷虽然也知道了那份清单,但是却只能声称这是李鬼在栽赃陷害,而不能把那清单上的人予以处分。

暗地里的申斥或许有,但是绳之以法是绝对不可能的。

人太多了!

法不责众!

何况还都是些权贵!

至于百姓那边,只能继续搪塞糊弄。

别问,问就是没有证据!

大宋以法治国,怎么能因为一个反贼的一面之词便轻易断案呢?

为了消磨李鬼的影响力,开封府开始大量派遣衙役们到街头巷尾张贴告示,宣传李鬼的“丰功伟绩”。

什么刺杀皇帝啊,榆山的反贼啊,“天杀星”啊,杀人无算啊,爱吃人肉啊,强抢民女啊……

总之是各种污名化。

里面有真有假,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什么杀人、吃人肉、强抢民女这些事情,民众没有亲眼看到,只看到他救了几百妇孺儿童,压根就不信朝廷的话。

至于造反、刺杀皇帝,大家倒是相信,不过经过这件事情,大家现在对于皇帝已经不太尊重了,不爱听李鬼刺王杀驾的故事,而李鬼害死了小赵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事情却偏偏又不能说。

当一个朝廷没有公信力的时候,越是宣传,民众就越是反向理解。

于是,在李鬼不知道的地方,“驱魔真君”的名号,被京城百姓给坐实了。

皇城司把这些内容汇报给宋徽宗之后,赵佶顿时大怒,他才是世间唯一真神,上天神霄帝君下凡,独一无二的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一个区区草寇,有什么资格和他相提并论?

于是在得知李鬼所在之后,便下了旨意,令东平府太守程万里,立即发兵征剿梁山泊,所需人力物资,兵部全力供应。

大家猜猜,这个倒霉蛋是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