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无题43(1 / 2)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红颜,但这破房子里只有一个穷书生,红颜自然也是没有的。

位卑未敢忘忧,从他的神色中不难看出忧国忧民,陋室一点都不影响他心怀苍生。

他看了一眼窗户,窗户漏风吹乱了他的鬓发,惊动了房梁的尘埃,他起身来到了窗户,弄了几下,于事无补,并且还没了读书的心情。

来到摆了棋盘的塌上盯了半晌,落下一子,然后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淡而无味,而且很凉。

“怎么说黑就要黑了呢这天色?”

他并非感叹时光荏苒,又结束了一天的光阴,而是他的蜡烛没多少了,最多还够两天用。

天黑不仅代表着要点蜡烛,既然到了晚上那是要吃晚饭的。

厨房没柴,锅里没米,他看向了下坡斜对面的那户人家,那饭挺香的,应该是当造新米吧。

“其实旧粮也很香的”

可惜他陈粮都没了。

他又回到最初那桌子看书了,借着残光。

有人说天将亮的时候是最黑暗的,殊不知昏暗到漆黑的那短暂过渡同样感觉很黑。

大概是习惯了光明还不适应黑暗吧。

“差不多了应该”

然后他出门,循着那家透出的光而去。

“哥哦,借柄蜡烛”

“给,够吗?”

“够了”接过仅够一晚用的蜡烛,道声谢然后转身。

“还有这个,下次早点”

新粮就是香。

在他那里,七、八月一般是没有人成亲的,但他就娶了,是隔壁村阿花。

阿花自小就仰慕他,并且这是自小长辈定下的婚事。

他无疑是喜欢阿花的,从小就喜欢,但他反对这门亲事。

毕竟自己靠借蜡烛才混个饱腹。

三十了,阿花也二十五了,他推诿了十年,十天前他把书整理入柜,然后自己出了个日子,将阿花迎进了门。

新娘真香。

他叫郭凤鸣,以为从此和阿花过上幸福平淡的生活。

京师的一僻静处,有学子无视秦淮河的热闹与喧嚣,苦读经典。

其祖上荣光可追溯到几百年前,当时曾也是钟鸣鼎食之家,后势力割据的混乱时期,也在一方势力中举足轻重。

消沉于外族入侵,武帝时期也有重振的苗头,后又再度中落,泯然于末流。

重振家声是几代人的心愿,全族上下无不为此而团结奋斗,而以带领家族崛起为已任的他,从小便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智慧。

因而他成了全族人的希望,故而倾全族之力而供之。

他也不负众望,以总角之龄成童生,后拜得名师,末束发而有秀才功名在身,品行端正风评极佳,才华出众,识者无不称赞。

再拜名师,厚积五载光华内敛,此翻而至京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