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合作33(1 / 2)

“我说勃哥,你这起点也太低了吧”

王勃拿着本《声律启蒙》在看着,并且看得挺投入的,而昨天喝完茶后他就找来本《幼学琼林》。

“你不懂,我只是不想读书,而不是不懂读书”

“真不懂,虽说要发奋图强,但也没必要从头再来吧”

“那你说看什么?”

“起码也是《大学》起步吧”

“四书五经,我早已熟烂于心,我这叫收拾人生,整理知识”

“我觉得你会不会是在启蒙的知识中找回信心?”

“瞎说”

而第二天何起云再看到他时,他手中拿的已经变成了《笠翁对韵》,并且看书时的神色没有了昨天那般轻松,不时皱眉沉思面露难色,再拿出本《说文解字》的时候,挠头抓腮不时拍拍脑门,那副学渣的样子暴露无遗。

“这么痛苦,要不就放下吧,这条路你真不合适”

王勃拿着书摆了摆手说:今日方知读书并非难事,我低估了自己,以至于让我迷茫。

“切,合着你这厌学的症结是因为由于你不需要那么投入去读书,而投入让你产生了压力从而抵触,其实你读书没有压力?”

“可不,读书有多难?”

前两天还意思消沉,现在自信到自负了。

“勃,面对现实吧,不是那块料就别往那上边靠了,没必要搞傻了自己”这么大的口气,何起云认定他有癔症了。

“不傻了,以前才是真傻,想我王某人竟让区区的书给吓退了”

滕王阁的庆典如期举行,何起云携妻前去,中途还去带上了埋头苦读的王勃。

“勃哥,你昨天不是看过这《笠翁对韵》了吗,我见你看完收起来换了一本的,你还说‘书看一遍就够了,温故知新只是没看透书的人的说辞’,这样说来着”

“今日这么盛大的文事,我不是想着看能不能作首诗词什么的,也好露个脸”

“这跟你拿《笠翁对韵》去,有什么关系?”

“这《笠翁对韵》,不就是教人作诗填词歌赋的吗”

“难不成?”

“有何不可”

“好吧,今天看你表演”这操作这想法让何起云瞬间无语了,难不成他拿着本《笠翁对韵》上滕王阁,现场翻书,真就作出了滕王阁序?

若真是这样,未免太也打击人了。

滕王阁乃很久以前的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高七层,飞檐翘角气势雄伟,重修后不下于往日辉煌。

从顶层可以鸟瞰全城,尽情欣赏江南水乡的美景,辽阔的长江格外宏伟,风景迷人。

洪州都督阎伯屿主持重修滕王阁,峻工之日大宴宾客,并有意想让自己的女婿吴子章被夸客扬名,早就嘱其作好一篇序文并经他精心修改,以便到时展露而以彰其名,为让婿一举成名也是煞费苦心。

何起云当今在诗词界绝对是有大名的文士,所以他落座于高座,没人能说什么,至于添个位置加个位带多个人落座,也没人会说什么。

“这楼确实是好,外面风光无限,一览无余”王勃与何起云交谈着。

“是很好,你多看几眼,特别是等会那落霞,那鸟,那天那水的”

“那渔舟也挺有意思”

“对,你多看点,这里看不够真切,你可以去露台栏杆那里看”

“等会吧,先吃席”

“别吃了,拿壸酒去边看边喝”

“我脑壳有问题呀,没吃饱那有心情去看那有的没的”

文宴会酒过三巡,正在酒意酣畅之时,都督阎伯屿站起来了,何起云看了看阎都督的女婿再看看刚放下酒杯的王勃,他知道重头戏来了。

这见证历史的一刻,何起云比他抄诗还要兴奋。

阎都督打了个哈哈,就引出了要为重修滕王阁作序之事,宾客都知道点内情,皆托辞不作。

做戏要做全套,阎都督本想将有名的都邀请了一番,走个流程,但刚请至何起云时,何起云戳了一肘茫然的王勃,见他不给回应,便替他说道:他有!

真有人接了,阎都督一愣,当即不喜。

王勃比阎都督更懞,“我有?我有什么?!”

“站起来回都督的话,都督亲自邀请,你可不能保留藏私了”

全场目光聚焦下,王勃站起来了,但是不知站起来干嘛。

众人看着他,他看了看都督再看看何起云,然后滑落了一本《笠翁对韵》。

众人哗然之后是震耳欲聋的沉默。

“作呀,别让都督与诸位久等”

我们很难理解当时王勃的心情,但此情此景换作旁人,要不说是个玩笑作不出来,只不落荒而逃,要不随便做点应付收场。

勃稍微回过神来,看了看掉到地上的《笠翁对韵》,在众目睽睽之下弯腰捡起拍了拍尘,然后环顾四周宾客,不知怎的,看到众人的目光,他忽然想起了他过往三十年的人生。

从容捡起书,淡然看世人,一杯心酸一杯释怀,就着感悟数杯下腹后说道:确有小诗一首,请诸位指点: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众人一听还不错,虽然只是诗并不是序,也还是附和了一下,阎都督同样散开了眉头,对这个抢出风头的人不再介怀,甚至还有的小开心,他觉得这诗不如他贤婿准备好的序章,这个人这样一表现,反而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无形中起了烘托作用。

“没了?”

返回